APP下载

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及改革取向研究

2018-01-23陈鑫林

农业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体育运动城乡

◎陈鑫林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如何抓住城乡融合的契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了很长时间,因而城乡融合也不能操之过急,应通过资源优化配置,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公共体育资源是指为人们生存与发展提供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城乡融合进程中,促进城乡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类型及配置方式

公共体育资源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的参与体育活动所需的各项资源的总和,既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还包含一些无形的资源,如政策、管理等要素。

(一)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类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强[1]。近年来,人们的公共体育需求明显增加,而现有的公共体育资源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进而也引发了体育资源紧缺、制约公众的体育运动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而要推进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改革,首先要了解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类型。城乡融合视野下,配置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类型更为丰富。主要包含健身器械、体育教育人才、体育文化三个方面。

健身器械。各类健身器械不足是当前农村地区体育建设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时也是制约农民健身的关键因素,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民的体育运动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来看,农民亟需的两类健身器械是户外健身器械和固定体育运动设施。户外健身器械如太极轮、太空漫步车、单杠、双杠等,固定体育运动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这些基本的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目前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体育运动的需要,此外,在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也有待提高。

体育教育人才。体育教育人才是指能够为农民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指导的相关人才,具体应包含如下人才:其一,正确使用器械的专业指导人员,如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如何正确的控制运动时间、运动量、安全性等。其二,运动技能专业教育人才。这一类体育人才主要负责为农民体育运动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提升农民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做好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资源是公共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体育文化资源不足同样会制约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从我国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体育文化资源非常紧缺。农民对体育文化的了解非常少,缺少系统化的体育文化教育,目前来看,在体育文化需求上主要表现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现代体育项目文化教育[2]。包括现代体育运动的起源、运动项目的类型、竞技比赛的相关知识、主要运动项目的规范和理论等;二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教育。我国各地具有一些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且富含深刻的传统文化意蕴,如武术等,当前农村地区在传统体育项目教育活动的开展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我国目前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上以受益原则为主要考虑因素,并初步建立了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补偿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综合考虑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主要采用的配置方式有政府预算配置、社会资源配置和商业化配置手段。

政府预算配置。政府预算配置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指政府通过规划和预算,协调和配置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资源。在具体配置过程中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农村地区体育健身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新农村建设中增加运动器材、运动设备等硬件设施,尽可能多的为农村地区提供体育基础设施。二是培养体育指导人才。在体育人才资源的配置中,政府鼓励体育人才进入农村中小学,或通过培养农村健身积极分子带动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

社会自愿配置。社会自愿配置以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主体,对农村体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如捐献行为、志愿支教行为等。捐献行为又包含实物捐献或资金捐献两种,通过捐给政府或村庄,丰富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和资源,对于资金捐献的行为则一般由政府按照实际需求统一配置。参与志愿支教的多为体育专业的相关人才,这一类人员具有体育保健知识,对于农村地区体育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个人志愿支教的行为也有助于弥补当前农村地区体育人才缺乏的问题。但是,总体来看,社会自愿支配行为较为零散,缺少系统性和组织性,因而对于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自愿配置的作用较小,或是在小范围区域发挥作用。

商业化配置。商业化配置手段是指一些社会经营性组织对体育资源的建设与配置,通过让利销售的方式对农村体育资源建设提供支持。一般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营者主动让利,另一种是政府补贴营销,社会经营性组织在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用。同时,在政府补贴和支持的情况下,也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体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对于政府和农村地区发展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表现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与城镇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城乡之间,也表现在各地区之前。当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密切相关。

首先,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受历史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在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农村体育发展上,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更为完善,而落后地区的体育设施较为缺乏[3]。在人文环境方面,发达地区的农民体育意识相对较高,而落后地区农民的体育运动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为促进我国年农村体育均衡发展,需要在体育运动意识、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其次,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关系着各地体育运动水平是否均衡,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突出,且在农村体育发展上也呈现出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体育场馆资源分布不合理,农村体育场馆十分匮乏,在全国体育场馆建设中,农村体育场馆所占比例非常小,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必然会对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再次,我国农村居民体育意识薄弱。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小农意识在现代农民中依然存在,而且受信息资源、文化素质等的影响,农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不多,进而也会制约其参与体育运动。

最后,我国当前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不高。虽然当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且在增长速度上也有较大距离。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加之,目前农村体育公共设施发展不足,导致很多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参加。

综上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城乡融合背景下,这种差距也非常明显,为了更好的促进城乡融合,均衡配置农村公共体育资源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改善农村地区体育环境,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其体育运动意识,缩小与城镇居民体育运动观念的差距;另一方面,优化配置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促进农村地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与城镇居民更好地融入提供支持。

三、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改革取向

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对现有管理机制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为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应增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的民众政治参与,同时,赋予体育社会组织一定的管理权,提高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应由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基于民众需求配置资源,在注重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实用性。

(一)增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民众的政治参与

公共意味着参与,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应是人民大众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唯有激发群众自主参与、自愿参与的热情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体育运动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改革应树立民众参与的价值取向,通过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体育建设中来。其中,政治参与是指公众参与到政府部门对于公共体育资源建设与配置的监督中来,赋予民众参与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权利,如参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对行政人员的监督工作[4]。通过赋予民众政治参与权利,有助于由个人倾向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公现象。通过民众参与,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公共体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让民众更加全面的了解农村公共体育资源建设相关的事务。当前,农村居民对于公共体育建设的参与意识不是很强,因而通过赋予民众的政治参与权利,有助于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政治参与增强对体育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重视程度。

在具体做法上,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的责任和权限,一方面,引导农民参与公共资源配置之中来,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对农民参与和政府权利进行明确规定,明确政府对公共体育资源管理的权限。同时,在组织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做到各部门协调一直,共同致力于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建设。各地区还要能够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规划,避免体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同时也要针对体育公共资源短缺问题进行弥补和加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还应考虑当地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使用率。

(二)由公共体育资源“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推进

城乡融合是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融合,公共体育资源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配置的不均衡必然也会制约社会效益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供给导向的体育资源配置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对农村地区体育资源进行分配,但是这种形式往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受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影响较大。甚至出现一些不考虑群众需求,追求政绩的配置现象,不仅不利于优化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体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果仍然延用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就会出现很多的新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考虑不同地区农民的体育爱好、运动习惯等特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模式[5]。换句话说,各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既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布局和设计,避免浪费和极度匮乏的极端现象出现,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区特色,以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的最大效用。

(三)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原则,建立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均等化管理体制

城乡融合视野下对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改革要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指导原则,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体育资源需求与配置上的差距。在具体做法上,应推进公共体育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一是要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资源服务机制建设,对政府部门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均衡配置,同时强化各部门的服务职能;二是要改革现有的财政支出模式,为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模式,吸收社会公益资金的支持和社会经营性组织的资金投入,为平衡农村公共体育资源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在管理机制方面,则应通过建立城镇社区管理体制和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公共体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

(四)赋予体育类社会组织一定的管理权,增强其积极意识

当前,我国大部分体育类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强,在开展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资源方面要受到政府管理等多方面的限制,鉴于此,为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发挥市场的调解作用。实际上,体育类社会组织对公众参与体育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对于激发农民的体育意识有积极影响。因而,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优化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应发挥好体育类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增强其独立性和自治性,赋予社会组织一定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从社会组织方面来说,也应从大众的利益出发,引领广大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率。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竞技类体育赛事,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运用竞技体育运动的方式养成人们的良好运动习惯。

除上述改革取向之外,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体育公共资源建设的现状,还应对现有的体育器械进行整合,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体育运动需求。总而言之,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建设的不均衡性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改革势在必行。从改革取向上来看,应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了解公众的需求,进而规划和设计资源配置方案。从目前来看,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为此,需要始终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指导原则,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差距,为广大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体育运动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城乡涌动创业潮
呆呆和朵朵(13)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