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业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初探
2018-01-23王慧娟
◎王慧娟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的“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辽宁省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以此带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81元,比2015年增加824元,增长6.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1.2个百分点,并已连续6年超过辽宁省地区经济(GDP)的增长速度。
当前,辽宁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诸如: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新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繁荣。
一、加快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因素
(一)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全国粮食主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6年,辽宁粮食总产量达到2100.6万吨,比上年增加98.1万吨,增长4.9%。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6.94万公顷(其中,玉米212.56万公顷,水稻56.65万公顷,小麦0.39万公顷,杂粮14.92万公顷,豆类13.22万公顷,薯类9.21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2.69万公顷(其中,花生31.99万公顷)。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提振辽宁经济夯实了基础。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制定并出台了推进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等,继续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蔬菜、食用菌等的种植,仅这一项措施就使农民增收12亿元。二是着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小区、高效精品果园建设。2016年,新建省级设施农业小区66个,新增设施面积达281.13公顷;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实施农业部水果标准化创建项目13个,面积达933.3公顷。此外,在辽西北地区对50万亩耕地实施轮作试点,取得了成效,也积累了经验。
(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辽宁省持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耕地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2016年,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12.47万公顷,机耕整地面积377.6万公顷,旱田机械播种面积293.64万公顷,水稻机插面积47.37万公顷。截至2016年年末,辽宁省可灌溉耕地面积已达102.34万公顷,温室占地面积达6万公顷。
2016年,辽宁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78.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节能环保和节本增效成效显现。截至2016年,辽宁省农机总动力已经达到286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农机装备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的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和壮大
统计数据显示,至2016年末,辽宁省共有农业经营户552.7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达12.7万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826.7万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5.6万个。至2016年末,辽宁省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54290个,家庭农场4800个;省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比上年新增190个和199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708人。
(五)农业科技不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我省各级职能部门不断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监管,积极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实现了零增长。二是农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得到推广和普及,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高涨。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超过9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4.13万公顷,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320.53万公顷,优势品种和主要技术入户率均达到95%以上。三是持续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推广和认证工作。2016年,辽宁省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50个,绿色食品283个,有机食品80个,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至此,辽宁省“三品一标”产品的总数已经达到3330个,生产面积达到240.67万公顷。
(六)农村产业融合不断推进
辽宁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会,并制定辽宁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着力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重点扶持和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76个,投资达到115亿元。新建农产品加工基地700个,新增仓储能力49000万吨。开展“一村一品”示范创建活动,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
二、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农业资源日益匮乏、污染还很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众所周知,农业投入和资源要素等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以往农业的发展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增速越快,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越大。目前,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开发建设的占用,使辽宁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二是辽宁作为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北部地区严重缺水,羁绊了辽宁省农业的发展。三是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大,利用率低,使土壤、水体有害物质超标,造成土壤板结、水体污染,人畜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此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不足,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长期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修复的投入,既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也给辽宁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特色产业(产品),农业劳动力科学种田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一是农村劳动力短缺且水平偏低。近年来,辽宁省每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总数均的60%左右,致使农业劳动力紧缺,甚至少数地方出现了农田撂荒、闲置现象。而目前留守种地的多是妇女和老年人,其综合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二是在种养业中农户“单打独斗”依然居于主要地位。在粮食、蔬菜、水果、家禽等生产中仍旧主要延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当某种农产品价格有利可图时,往往一哄而上,造成该产品相对过剩,产品滞销、价格低迷,农业增产而不增收。三是农业融资渠道不畅,投入不足。近年来大量优势资源流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信贷资金的非农化,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率不高,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够发达
由于长期形成的产业划分的影响,农业经营方式仍旧强调以生产为导向,而不是以消费为导向,缺乏产业间的互联互通,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相互脱节,缺乏具有完整产业链和牵引拉动作用明显的规模化大型农事企业。目前,辽宁省农产品加工率不足50%,与山东等其他先进地区(70%)和美国等发达国家(90%)的农产品加工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农村地区,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且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现代化的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采用不多,经营主体多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小微企业,实力不够强大,产品附加值不高。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间融合水平较低,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不利
一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农业始终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三次产业间分隔明显,产业融合链条短,层次低。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完全形成,采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的比例较低。大多数企业与农户间仍旧延用订单农业,这种利益联结合作方式单一,利益联结松散,违约率较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根本无法落到实处,不能保证农民获得生产环节的收益,更无法保证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三是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掘不够,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多以观光为主,对其文化传承、风土乡俗、人物历史等触及不深,高品位、特色化和多样性稍逊。此外,还有一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认识不清,政策落实不到位。
三、加快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加快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辽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坚定地走质量兴农的发展道路。当前,应从供给入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强辽宁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构建“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笔者认为,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加大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由以往的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为此,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发展动能的转换,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此,一要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改造中低产田。为有效保护辽宁省的黑土资源,要以有机培肥为主,定向培育退化的黑土和薄层黑土,不断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减少水分流失与蒸发。二要持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粮食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作业。三要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加大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继续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对农膜的回收以及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综合治理。
(二)必须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积极推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由低端的数量型供给结构向高附加值质量型的供给结构转变。一要结合辽宁的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建议:继续稳定辽宁中部、北部玉米优势产区饲用、专用、特用玉米生产,进一步调减省内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优势农产品大豆以及薯类、杂粮杂豆的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油料作物、水果、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种植结构,注重发挥辽宁东、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特色经济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在畜产优势产区,适度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饲料作物的种植,积极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二要继续调整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发展节粮型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三要重视蔬菜、水果、木本粮油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三)必须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重点强化对粮食、畜禽、水产、水果、杂粮等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提升品牌价值。一要以发展食品加工业为主线,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建立适度规模的现代化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使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供给契合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合理的农产品供应体系。二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体系,促进从源头到流通的整个产业链的重塑。
(四)必须着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新业态
一是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地的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三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的广泛应用,为优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四是要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行优质优价,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保障。
(五)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尤为重要。一是政府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使设计或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遵循经济规律,从供给的角度制定有利于激发农业创新能力,有利于结构优化、促进供需平衡,使农业生产者、农业科技服务等都转向质量导向上来的政策和措施。二是政府要注重角色定位,要坚持适度干预、防范风险和底线原则。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具有的独到优势,有效配置资源,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此外,政府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树立主体意识,按照市场的节奏组织生产,要把控好生产的质量和规模,多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此提升经济效益。
(六)必须着力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快农业与观光、休闲、旅游等业态相互融合。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注重发挥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并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二是深化农业与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相互融合,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着力构建一批上下游紧密合作、利益联系机制完善、产业服务功能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企业集团,引导企业由单个龙头企业向龙头企业集群转变。三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七)必须持续加大对创建国家级地理标志示范基地的支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以区域名称命名且产品质量和产品特征体现了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的农产品。因此,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被赋予其所在区域独特人文地理资源的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还体现在该区域农产品质量的“与众不同”且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所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已经成为农产品“优质品牌”的代名词,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此,辽宁要加大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向农户普及相关知识,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知水平;借助辽宁各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培育,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并带动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统一标准认证,充分挖掘农产品蕴含的乡土文化内涵和优势,促进农产品市场由低层次的供需平衡向高层次供需平衡的跨跃。
此外,加快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必须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我省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辽宁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