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18-01-23张文彩

农业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现代化战略

◎张文彩

随着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我国城镇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这也给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的人力资源、资金的快速流失,使得当前农村发展乏力,特别是当前部分工业企业迁移至农村而带来的工业污染以及片面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农业片源污染,这都严重制约着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现代化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成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新的战略指导,并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现代化的新战略

新时代孕育新的思想,新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步伐,并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现代化是我党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正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而农村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与否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强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农业市场和农村发展主体,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最大程度上共享农村发展的成果。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进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各种保障制度和经营制度,现实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指导,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指导

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农村普遍的“发展滞后”现状没有改变。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纲领和重要遵循,其包含了农村的产权制度、农村的经济制度和人才制度等制度创新。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是我党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为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现代化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战略指导,推动着农村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超越与升华。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农村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实现了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面对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冲击,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摆在“新农村建设”面前新的课题。党中央适时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超越和升华,也成为今后“三农”工作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导。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

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战略支撑点,同时也是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目标,所以在价值追求和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两者呈现出内在的一致性。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现代化两者趋同的价值追求

自“三农”问题被关注伊始,农村现代化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学界和政界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的历史原因所致,另一方面也由于农村的发展一直没有系统性的战略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面对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难题,当前我党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现代化的系统性战略,它们之间不仅有着趋同的发展理念,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逻辑关系的契合。

农村现代化是在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条路径实现农村面貌的革新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最终破解“三农”难题的困局。农村的现代化,其实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无度的农业现代化、工业的扩张化和建筑的城镇化,而是绿色的农业化、新型的工业化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贯穿其中的就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农村的现代化究根到底就是农村的发展更具现代性的因素,“绿色发展”作为当前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发展理念。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只有贯彻好“绿色发展”理念才能保证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才能迎来乡村的振兴和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制了“三农”事业的新局面,并提出了农业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加强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之一,其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始终。换句话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管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的新型化,还是人的城镇化都不能离开绿色发展和生态宜居这样的发展理念和总体要求,否则必然会带来“非绿色”的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必然也会遭受失败。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生态宜居”的总体性要求与农村现代化所遵循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不仅需要发展经济,也能够保护住乡村的“青山绿水”。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现代化在实践中的互动与支撑

“理论与实践关系本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支撑,理论通过指导实践不断丰富自己,实践通过不断的‘改造世界’为理论发展提供更多的‘鲜活素材’。”[4]只有先进的理论和战略思想,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为了赢得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发展初期部分牺牲了“农业”和“农村”的利益,在工农业产品交易中实行“剪刀差”政策。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农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农村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已经陆续实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和工业的现代化,然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却举步维艰,一方面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性因素,同时也碍于现有农村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其具体实施需要更多的实施细则。而农村现代化就是将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化,进而矫正过去重城镇轻农村的战略布局,更加强调城乡地位的平等,实现从“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转变;改变农村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变农村的产权制度,实现城乡“资产性”收益的公平性。

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走向农村现代化的彼岸

新时代我党适时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期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进一步升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深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农村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为以人为本的农村城镇化提供发展契机、为农村的现代化注入文化灵魂。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农村现代化理念的升华和发展

乡村是包括农村工农业经济和其他形式经济类型在内的和谐共生的空间。农村现代化可以理解为政府通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三个基本路径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主要强调农村的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城镇快速建设等方面。而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强调建设新型的现代化乡村,这是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理念的升华和发展,体现了我党农村发展战略的新变化。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迈进,农村现代化也需要紧跟时代升华自身的发展理念,以推动农村现代化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以往的农村现代化只重视经济增长、工业化程度和集中居住率,却忽视了农村现代化质量的提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具体要求;第二,契合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依赖于当前农村工农业的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的温饱已经基本解决,甚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而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想也应随之改变,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强调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还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使新时代农村现代化能够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明确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5]的目标。

(二)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新时代农村现代化就是要紧紧把握住我国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之前“农村服务城市,农业服务工业”为新时代的“城乡协同和工农业协同”的农村发展目标,实现农村农业的双重现代化,其关键就是农村产业的振兴,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富裕奠定基础。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工农业关系和农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其强调从“城乡统筹”过渡到“城乡融合”,就是转变重视农村的农业发展到重视乡村综合发展方面,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实现城乡平等和要素自由互动。其同时强调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指出农村现代化不再限于农业的现代化,而是包括农业和工业在内的农村整体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居民环境差距;在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简而言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在实现农村的产业的发展,给农民以更多的就业途径和机会,这不仅重新认识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更加深化了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追求。

(三)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步”,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往农村的发展虽然在农业和其他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差距较大,人力资源流失严重。随着城市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乡村政策倾斜所带来了经济利益、个人的乡土情结和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政府行为的推动,这些因素一起推动着农村智力的回流。这有助于加快农业科技化的步伐、优化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推进农村整体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回流的“智力”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新时代,新的征程,农村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6]由此可见,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人,其着力点就是要进行“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能够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人才队伍。因此乡村应培训具有农业现代化素质的新型农民,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和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增强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地方政府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农村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创新农村人才的引进机制、加大市场的调节力度、建立专门的人才引进机构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流农村,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推进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

(四)乡村振兴战略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提供了发展契机

城镇化作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不仅是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是衡量国家发展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需要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城镇化在满足农民美好需求方面,基本实现了农民对居住条件、生活配套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农村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村的城镇化也需要朝更高层级迈进。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适时的提出,其所强调的“人的发展”,是基于农村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变革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其所强调的农村城镇化不是仅仅在农村地区兴建居住小区,让居民简单“上楼”,而是要逐步缩短城乡间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时代农村现代化基本路径之一的城镇化可以通过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契机,实现农村面貌及其居民身份的城镇化。

(五)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现代化注入文化之魂

农村作为我国传统乡土文化的发源地,城乡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共存共荣。农村的现代化是包括农村文化、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现代化,而农村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乡土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肯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给予农民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还需要为农民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农村在具有传统文化的村落、本土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乡土文化建设的资源与潜力,这就需要更多的具有文化自信的村民进行发掘和传承。乡村振兴战略不仅给农村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先进的科技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给乡土文化发掘和创新方面带来了农村和农民的文化自信和焕发的精神。新时代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场景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农业也不再是简单的“田间种养”,将会被赋予更多的生态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现代化战略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