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视频制作在微课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2018-01-23徐延章
徐延章 谭 巍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应用以其交互性、参与性、分享性的特点,为用户创设了交流与学习的情境,激发了用户参与制作、发布、欣赏与评论的热情。教育领域中移动新媒体应用发展迅速,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媒体教学纷纷借助微信等移动应用平台来满足用户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在微课平台设计中,微课视频成为影响学生用户体验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与传播。微课平台建设多采用动态视频制作策略,根据学生用户体验来进行视频课程的更新与完善,体现视频课程建设动态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思想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为微课平台动态视频制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课程传播推广出发进行动态视频设计
“互联网+”时代的微课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体现用户体验设计的思想。动态视频制作体现用户体验设计的思想,可从课程传播设计出发进行微课平台设计,将美观思维、简约思维、用户思维和流量思维结合到动态视频设计中,增强课程的推广与传播的效果。
1.美观思维+视觉形象设计:微课视频更时尚
美观思维是用户感性认识的产物,通过用户视觉通道的输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认知和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着用户对应用的第一印象。微课视频设计应以美观思维为指导,结合视频应用的特点体现移动应用设计的潮流,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打造微课的时尚风格。首先,采用流行的设计风格来体现微课时尚的特点,目前流行的视觉风格扁平化风格更符合移动应用的设计特点。微课视频的视觉元素可采用扁平化设计的方式,将微课视频中的视觉元素进行扁平化提炼,去掉模拟自然的阴影和高光元素,图标和按钮的设计可采用简明的线条,纯色的填充方式结合文字进行。其次,通过视觉语言体现微课动态视频的时尚风格。微课的用户,一般都是青春年少的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青春时尚的设计语言。微课视频可通过别具创意的视觉图形体现青春的纯色搭配,并富于变化的网格版式视觉设计特征。
2.简约思维+简洁视频设计:学习认知更容易
微课视频设计以简约为美,通过精练、简单的设计,符合用户的认知特点和需求,有助于突出核心功能,体现“专注、少就是多”设计特色。微课视频设计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在用户经验与使用习惯建模的基础上,创设微课视频应用的简洁交互,有效控制信息的数量,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晰简单的交互界面。首先,界面表现要简洁,设计中采用醒目的标题、简明扼要的文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视频界面。第二,信息架构要简洁,视频内容采用扁而平的栏目与内容组织形式,标题作为重要内容重点显示在界面视觉热区,视频分享、更多等内容在页面中相应位置显示,实现核心信息显示与相关信息扩展的思想。第三,交互设计要简洁,微课视频进度与音量控制均支持屏幕快捷触控,水平方向滑动实现进度控制,垂直方向滑动实现音量控制,处于屏幕下侧的进度控制功能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便于拇指的触控。
3.用户思维+动态视频预热:期望传播更强烈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得用户者得天下”已成为广为推崇的名言。微课动态视频的预热传播,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预期,为课程用户量的提升创造条件。微课视频预热设计可在微课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微课精彩内容与相关专辑的设计,结合学习交流平台进行微课预热传播,使学生在微课上线之前能够通过微课精彩剪辑来获得对课程的认识,课程内容的预热有利于学生不断加强对课程的印象。微课预热的形式可采用动态海报、动效设计、动态视频结合Banner轮播广告进行。通过Banner进行动态视频设计,有助于学生在使用微课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程的印象,促进对该课程的认知信息建构,从而提升对课程的期待感。
4.流量思维+动态视频浏览:免费学习更经济
流量思维通过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消耗的流量为网络提供商和应用服务平台带来的利益分配。在课程传播设计中可将流量思维进行逆用,使用为用户免除流量费用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目前校园网无线网络覆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为学生提供免费流量完全可以实现。例如在微课平台入口通过登录方式使用校园无线网络,学生观看视频不计入流量使用范围。此外,对于校外学习环境中的流量使用,可以用企业赞助的微课平台传播方式通过平台运营商进行微课视频流量赠送,从而免除学生视频学习的经济负担,提高微课视频资源的使用率。为了增强课程推广效果,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课程性质进行设计,对刚刚上线的课程采用流量限时赠送的方式,对冷门的课程可增加流量赠送的力度,对热门课程可适当减少流量赠送,并通过学生的参与来获取免费流量或使用时长。
二、从课程视听情境出发进行动态视频改版升级
学生使用微课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视听效果充满期待,从课程视听效果出发,结合极致思维、迭代思维和碎片化思维进行微课动态视频改版更新,用视听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1.极致思维+VR视频设计:视听效果更真实
极致思维就是将设计发挥极致,从而超出用户预期,通过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实现用户使用黏度的提升。VR(虚拟现实)视频具有更加真实的效果,是继3D电影技术之后的一个提升用户体验的里程碑,用沉浸式体验与代入感激发用户对VR视频的强烈兴趣,VR视频一度使《纽约时报》推出的NYT VR获得史上下载量最高的APP。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APP中采用VR技术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动态视频制作可将VR视频设计到微课平台中,给学生带来真实的视听效果,学生可在视频播放界面中通过“陀螺仪”进行VR视频播放的控制。VR视频不仅适用于与空间、环境相关的课程,而且适合于所有微课课程,因为VR视频本身就是一个逼真的现场体验。VR视频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用户视听体验,有助于重新定义教学的情境与师生互动的方式,从而将用户体验的效果提升到新的高度。
2.迭代思维+参与视频制作:学生学习更积极
在微课平台设计中,以迭代思维为指导,针对视频存在的不足与学生反馈的问题,通过动态视频内容更新与功能升级进行扩充与完善,用“微创新”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不断提升学生用户体验的效果,达到“四两拨千斤”。随着用户体验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追求微课视频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过程中,对于个性美、明星梦的需求日益强烈,对个性化的微课视频表现出热切的关注。为此,为学生增加参与和分享微课视频建设的功能有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的特点。例如,在微课平台中通过迭代思维设计学生直播栏目,满足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互动的需求。设计可借鉴爱奇艺“上学啦”栏目设计方式,通过“明星校园”“明星路透社”“小茗同学大喇叭”等视频制作形式为学生开设参与微课建设的窗口,有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微课视频盛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碎片化思维+课程去中心化:情境设计更适合
碎片化思维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的特点,符合用户移动应用的碎片化特点,满足用户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结合学生使用视频的碎片化特点,可以进行基础教育微课视频的去中心化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碎片化思维,进行课程的去中心化设计,可采用情境设计的方式,更能够符合用户的学习需求。进行情境设计要找到学生微课体验中需要解决的痛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地点和移动设备进行适应性视频设计。例如针对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采用案例和主题的设计缩短视频的时间,用鲜明的主题、精短的视频突出课程设计的情境特征;针对多数学生晚上进行视频学习的特点进行微课视频发布设计,将微课视频和微课主题发布的时间定在晚上和周末,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体现课程情境设计的特色。
三、从课程情感交流出发进行动态视频交流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微课课程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育人的过程。动态视频学习应从情感交流角度出发,把握育人宗旨,结合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和跨界思维,提高互动交流的效果。
1.社会化思维+实时课程互动:学习交流更便捷
社会化思维有助于重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满足学生在使用微课平台过程中的情感交流需求。以社会化思维为指导,通过微课平台架设实时课程互动,采用微课平台的社区、交友平台、朋友圈的分享功能,不仅体现学习交流的主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感情的升华。微课视频学习交流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不仅要在微信群、朋友圈内进行知识与思想的交流,视频播放中的弹幕设计更符合时下流行的交流方式,视频弹幕设计的视觉冲击和实时互动满足了学生实时交流的需求,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情感交流的特点。因此,微课平台建设要不断提升课程学习交流形式,将图像、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结合到微课视频交流平台中,从而实现多通道互动,体现学习交流更便捷的特点。
2.大数据思维+视频情感交互:互动交流更懂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学生在使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学生点击的课程、学习的时长、关注的话题、发表的意见都是重要的数据资源。教师应结合大数据分析学生在微课视频学习中的用户体验,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推断学生的情感基因,从而为学生推荐更符合“胃口”的微课视频内容,形成动态视频“懂我”的用户情感体验特色,实现更高层次的情感互动交流。微课视频情感交互中可以大数据思维为指导,通过截屏、录制、评论、分享等行为的记录,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分析,推断学生的情感基因。此外,大数据思维有助于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体现视频动态性建设的特点。
3.平台与跨界思维+视频综合体验:融合交流更丰富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平台思维与跨界思维是事物联系的思想在传播设计中的体现。由于微课视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微课视频与生活结合,以平台思维与跨界思维为指导进行微课视频综合体验设计,可拓展用户交流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设计中加入平台相关内容的介绍,如用片头和片尾的形式来拓展微课平台服务内容,有助于学生体验微课平台的更多服务。另一方面可将微课与娱乐、生活等融合,将微课平台设计成综合服务的平台,形成微课平台入口效应。设计中可在微课平台的服务选项中为学生提供文学、电影、商城和应用功能,实现以微课视频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布局。平台思维与跨界思维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与应用体验内容,而且有助于形成多方共赢的视频应用生态圈,推动微课艺术的发展与应用平台的跨界传播。
四、结语
在这个用户至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家“互联网+”战略将智能手机应用推进到一个创新、融合的高度,学生的用户体验成为影响微课平台建设与传播的关键。微课平台建设中应结合互联网思维,重点把握动态视频制作中学生的用户体验效果,不断探索用户感受最“甜”的设计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应通过打造微课平台来提升学生体验与学习的效果,不断推动微课课程的传播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1]华红兵.移动互联网全景思维[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28-36.
[2]崔天剑,董甜甜.交互界面功能性扩展设计研究:以智能手机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5(5):207-210.
[3]玉 琴.两年20部VR影片,他们造就了《纽约时报》史上下载量最高的App[EB/OL].http://www.tmtpost.com/1712735.html,2016-5-23.
[4]李文德.情境微课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8-30.
[5]程 瑛,赵婉君.大数据驱动高等教育创新的变革路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6):115-119.
[6]徐延章.用户体验视角下的移动阅读APP“甜点”设计[J].出版发行研究,2017(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