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商务英语“4+1”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2018-06-01谢晓琼
谢晓琼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一、市场导向原则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涉外服务和涉外贸易不断扩展,对外贸易的形式以及交易规则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发展,例如加工贸易出口增速继续放缓,一般贸易出口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型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培育,都要求有相应的外贸人才配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跟随国际商务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要“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尽量减少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不对称性。”市场导向原则引导下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新型外贸商业模式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商务将是影响今后国际贸易走向和发展的最重大的因素之一。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球贸易将越来越趋向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完成。以广东为例,大量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已经完全或者大部分业务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因此,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电子商务对外贸易从业人员的缺口已非常明显。
再比如市场采购贸易,该商业模式起源于义乌小商品市场,至2016年,商务部已经先后在7个省、8个市场、针对10余类商品物资实施了市场采购外贸新业态试点工作,如浙江省海宁皮革城、广东省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等,正在成长为外贸商业模式的新势力。与该商业模式相匹配的国际采购商、皮革出口商、跨境电商服务商、国际贸易服务商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外贸生态圈,其贸易方式享受特殊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工商、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这些都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
2.区域经济特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吻合度高低,直接反映了高职专业人才定位的准确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高职办学的可持续性。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应与区域经济特性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形势相适应,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具有针对性,契合区域产业外向型人才需求,从而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3.创新创业型外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创新创业人才也是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不高、专业课程中被挖掘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多元化”影响下构建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建设,是高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决定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方向,具有全局性意义。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趋势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目标的多元型整合
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趋势,是从单纯的、高针对性的岗位具体能力训练,逐步转为向学生传授通用性的、可迁移的技能,着眼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课程开发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有效解决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整合问题,即把职业关键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以及特定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统筹和整合,以保障所输送的学生在外贸及涉外商务交往工作中,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拥有积极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等。
2.“英”和“商”的组合问题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语言知识和技能与商务知识和技能共同复合而成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必然体现跨学科的特点。“英”派观点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把商务知识作为附加部分或者补充部分进行设置。这种“英语+商务”的模式,毕业生可能具有相对较强的英语基本功,但商务知识一般笼统、零散,商务实操技能缺乏。“商”派观点则强调语言在商务交往中的工具性,认为需要加大商务类课程的比例,但这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语言基础不扎实。由于总体学分和课时的限制,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势必使得其在语言和商务两个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受到一定制约。如何实现商务与英语的复合增值,其实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一个关键点。
3.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与多元职业拓展能力培养
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也使得我们需要在拓展课程设置上考虑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也就是说,相对行业关键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而言,针对个性化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体现为一个变量。变量设计的与否以及好坏,也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能否贴合区域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验标。
三、商务英语“4+1”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培养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体设计方案。仲伟合等提出“英语为本、商务为纲、增值复合、中外兼顾、知行合一、个性差异、动态变化、发展定向”等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八原则,周茂东等提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理念”等三原则作为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本课题组以珠三角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样本,结合珠三角地区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岗位需求,提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4+1”模块化架构,旨在为多元化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一个有效的实现途径。
1.构建思路
本课题组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通过对珠三角地区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剖析等,深入分析珠三角地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本地区商务英语专业所要培养的特定职业能力为国际商务业务能力、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能力以及商务服务与管理能力;围绕该三大能力,以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管理工作过程流程为导向,兼顾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重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形成与行业企业接轨、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4+1”模块化架构。
2.表现形式
该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等4个显性课程模块和1个体现自主学习功能的隐性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职业平台课程是基于商务英语岗位群(或商贸类专业群)的职业(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模块是基于特定职业能力的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拓展的学习领域课程;自主学习模块为隐性课程模块,通过四个途径的自主学习,凸显大学生自我养成和社会实践的课程模块,与第二课堂活动和大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相关联,并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见表1。
3.合理性分析
表1 商务英语“4+1”模块化课程体系
(1)实现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整合。新构建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以通识教育课程和自主学习实现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以职业平台课程实现基于商务英语岗位群的基础教育,培养岗位通用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以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管理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围绕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将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该课程体系包括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也包含了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依托的学科课程(主要是职业平台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既包含了传统的显性课程,也包含了以学生自主实践为特点的隐性课程,既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也体现了课程模式的多元整合。课程体系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构建基于专业群的职业平台课程,培养岗位通用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由于商务英语专业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等专业在所面向的岗位群上有颇多交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重合性,因此,由这些专业所构建的专业群,围绕核心岗位工作领域的共性要求构建职业平台课程,为学生在这个职业群转岗、晋升和继续学习提供一个宽泛的基础,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个模块的课程可以设置诸如国际商务常识、国际贸易实务、现代办公实操、商务礼仪等课程。
(3)以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针对性职业能力。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商务英语“4+1”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岗位群中的不同职业岗位设置若干相对独立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子模块,这些子模块是开放性的、动态的,不同区域的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依据本区域经济的特色、主要或新兴贸易模式进行课程包的配置。例如本课题组开发的“国际贸易方向”“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以及“国际商务管理方向”课程包,是以广泛的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等为基础,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供学生选修,并按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具体课程开发见表2。
表2 课程开发表
(4)以课程的多元模式构建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架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均设有创新创业的必修、限选和选修课程。以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为例,单独设置“创新创业方向课程包”,与其他岗位方向课程包平行,学分一致,配置SYB创业培训、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企业运营模拟综合实战、创业项目孵化等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由此可见,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就是一个变量,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市场需求、企业订单培养、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养等需要来设置拓展课程包,各个课程包相互独立,课程包内部的课程是为完成某一专业化或精细化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限选课程,课程包的选取、课程的开发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从而高度契合多元化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趋势。
(5)以“双化”实现商务和英语的融合。本课题组认为,割裂式地考虑商务和英语课时比例分配的问题,并不能实现二者的复合增值。因此,我们提出专业课程体系以国际商务实践为背景开展语言学习,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开展国际商务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实现语言与商务的有机融合,即“语言课程商务化,商务技能课程双语化”,实现商务能力与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
所谓语言课程商务化,是指全面将商务内容融入英语课程教学,具体体现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将单纯的“英语语言课+商务课”的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为“商务英语课+商务课”的课程体系,除了语音课以外,原来的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翻译等课程,全面选用以商务内容为背景的教材。
所谓商务课程双语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引进商务双语教材,二是推进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商务类课程的双语化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商务领域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英语语言在商务环节运用的能力的培养。
[1]张武保.商务英语专业本源论及动态模式[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7-1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5-4.
[3]王艳玲.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19-22.
[4]崔 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5]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J].中国外语,2015(1):4-10.
[6]周茂东,张福堂.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19-22.
猜你喜欢
——FESCO国际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