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2018-01-22张杰江世银吴雪华
张杰 江世银 吴雪华
摘要: 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有不少高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但普遍存在体制机制保障缺乏、师资力量和企业实践导师队伍欠缺、恰当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制度缺失等问题。高校和企业要在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需要改革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双主体”机制、完善联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师资队伍的联合培养机制、探索校企联合的政府扶持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良性运行机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合作共赢;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6-0081-05
收稿日期:2017-12-0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效果评价研究”(2016SJD880015);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课题“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长效机制研究”(2018JG049);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金融学”(PPZY2015B104);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应用经济学”(苏政办发[2014]37号)。
作者简介:张杰(1984-),男,湖南湘潭人,南京审计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管理、财务与金融创新研究;江世银,教育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吴雪华,南京审计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1815。
伴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部于2009年作出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决定,这是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具有较为深远的社會影响。近几年来,许多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探索了“实验室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按培养目标不同进行分类,坚持“学术”和“应用”同等对待,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高校通过教育实践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方向,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蒙功能[1]。本文结合南京市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具体案例,分析我国高校探索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式中的校企联合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合作共赢机制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专业硕士的培育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育有显著的差异:后者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而前者非常注重现实和经验,并不局限在知识的掌握,培育出的人才职业性非常清晰,和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专业硕士培育的关键点应该在职业领域实践水平的提升上,尤其是让研究生参加到公司实际项目的运营中[2]。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基本上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为辅,侧重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方面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使研究生提前熟悉实际生产中的设计思想、技术流程、相关行业标准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邀请企业导师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基本素养教学,全面培养专业硕士的综合素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特别强调研究生深入企业实践基地,先完成实践技能的学习,再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调查研究、综合实验等,并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在实践基地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在基地基本实践技能学习阶段,应用型研究生需要进行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研究生在写作论文时,企业导师主要对课题设计内容、遇到的技术与工程问题等给予指导,学校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规范及理论上的问题负责,对于考勤及论文进展等情况,则由双方导师共同监督管理,并穿插引入实践、学术活动,如课题研讨会、学生成果及创新设计大赛等[1]。与传统的培养模式相比,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模式具有更明显的优点。
(一)校企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高校具有理论知识优势,企业则能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企业在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可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生情况,从中物色公司所急需的人才,增加公司的人才储备数量。企业在和高校的沟通过程中,得到科技、信息等部分关键资源,得到专业理论方面的教育培训机遇;企业可以利用举行讲座、案例教学等方式,扩展企业本身的影响力,提升社会效益。高校可利用企业良好的实践平台,节省部分设施费、运作费等培养费用。高校教师在指导研究生实践的过程中,可与企业联合进行项目研发,更好地掌握实际问题,全面激发自身的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有效提升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养及创新水平,把自身培育成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养人才[3],并获得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校企合作可使企业得到科技、信息、人才等资源,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都得到一定的利益,创造多赢格局[4]。南京S大学与南京银行开展合作,聘请银行高管担任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并且不定期地邀请银行高管到校开展学术讲座及企业宣传等相关活动。该校的金融专业硕士两届共28名应用型研究生当中,3名进入南京银行实习,1人进入南京银行就业。合作过程中,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得到了提升,研究生实习、就业渠道得到拓展,南京银行则得到了所需的人才,并在金融理论相关问题方面得到了高校专家的理论指导,从而实现了多方共赢。
(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量教师资源、充足的图书资料以及信息渠道等;企业的优势在于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员、齐全的工作设施、大量的实际案例等。在联合培养模式下,企业委派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和高校教师共同修订培养方案,编写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等,真正做到高校教学理论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如南京S大学与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合作,开发了案例教学教材《中国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经营管理案例研究》。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具体生产、销售、管理等流程,掌握与将来毕业后工作相关的重要实践技能,体验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职业规范及职业要求,收集现实案例、素材和数据,并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撰写等工作,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的分析与问题解决中,促使理论知识从主观认知进入到情境认知,并付诸实践,学以致用。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第一、二学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并辅以行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实践案例教学,第三学期开始到企业进行为期不少于半年的实践体验,并且根据实践收集的相关案例资料撰写学位论文,体现了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节约人才培养成本,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企业可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高校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企业提供研究生所需的实习场地,还担负部分培养经费和培养指导工作,发挥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功能,节约了高校的培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应用型研究生教育资金的不足,实现了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南京S大学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对冲基金研究所,吸收金融专业硕士参与,该公司连续两年为南京S大学每年提供超过十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在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传播了单位的文化理念,传承并丰富了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面临的问题
高校与企业在探索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过程中,由于合作时间短、缺少经验,目前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联合培养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首先,校企双方在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追求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高校寻求培育人才的品质,企业寻求经济效益的提升。校企合作协议条款很多,但是两者间本质性的合作并不完善,出现“公司为利益而签署,高校为协议而签署”的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希望企业能投入经费、人力、场所等资源,解决学生实习实践甚至就业问题,但企业并不想承担太多,而是希望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或毕业后能直接留在企业工作。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又面临双向选择,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的概率很小,导致企业培养专业硕士的积极性不高。目标追求上的不同造成学校和企业两者间的合作难免出现矛盾,进而难以达到校企双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理想目标。其次,缺乏对研究生进入實践基地后的相应监督机制。研究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由于高校教师不和学生直接接触,因此教师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一般缺少自主性,不主动、不按时和导师沟通,导致学生与高校的指导老师缺乏沟通和互动。由于校方缺乏对学生实践环节的监管机制,致使研究生在企业实践期间的管理基本上依赖企业方负责。然而,企业指导导师大部分是高层次科技或管理人员,他们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并不充裕,难以确保对指导研究生的精力投放,有的指导导师甚至形同虚设。通过对南京S大学2015~2016级金融专业28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研发现,实践期间,校内导师每周指导1次或以上的人数仅为3人,占比10.71%,超过1个月才指导1次或无指导的人数达到了12人,占比42.86%;企业实践导师指导情况更不容乐观,能每周指导1次或以上的只有1人,占比3.57%,而超过1个月以上才指导1次或无指导的人数达到了21人,占比高达75%。
(二)师资力量和企业实践导师队伍欠缺
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具备一支既有较好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企业往往难以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而高校导师虽然大多有高学位和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相对缺少实践经验,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难免脱节,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20名校内导师,有相关实践部门工作或挂职锻炼经验的仅5人。校外企业实践导师虽有13人,但在两届已经实习的28名金融专业硕士当中,只有4人直接进入到校外实践导师所在单位实习,而毕业后进入校外导师所在单位就业的仅2人。大部分研究生在实习期间,企业只安排临时指导人员,并不能实现持续的指导和长期的合作。校内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导师数量不足以及校外实践导师数量的缺乏,导致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目前的校企合作大部分依赖人脉关系维持,限于短期内的低层次合作,校企双方沟通的平台还没有完全创建,校企合作缺少高效的协调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远离制度约束的状况下,假如企业权益得不到保障,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就会遭受影响。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所属学院虽然与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签订协议,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研究生工作站,但工作站在实际中长期流于形式,两届28名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没有一人进入该工作站实习,该校金融专业已毕业的第一届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也没有一人能进入到该工作站所属企业就业。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之间往往缺乏协商、沟通机制,导致高校培养的专业硕士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不相符合,高校专业教育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三、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运行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要实现多方共赢,需要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双主体”机制
“双主体”机制是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发挥双方优势进行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机制。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两者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同等重要。“双主体”机制要求校企双方成立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工作组,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职责。高校负责组织理论教学,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实验场所、管理经验等。“双主体”机制要调动双方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确保校企双方互惠共赢。企业可以吸收高校教师挂职锻炼,让高校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运作过程中,丰富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企业则通过参与培养,吸收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节约人才获取成本。“双主体”机制还要求建立校企之间特别是校企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项目合作,让学校导师将研究生派遣到项目中共同培养。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完全科学研究”的模式,研究生一般都直接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如密西根州立大学等大学的研究生大都是给导师做助理,主要通过项目完成学业。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所依托学院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对冲基金研究所,由于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明确每年吸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和专著编写,使研究生从中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培养,人才培养效果已初步显现。
(二)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应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课程设置上,主要应基于专业方向,结合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完善的课程体系,设定职业目的性很强的配套课程,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教材,并设定以提升应用型问题分析为重点的教学系统[5],推行情景式教学,让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每年邀请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企業高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案例教学。为完善课程体系,南京S大学还与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合作,基于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的经营管理案例,设计了专门的实践教学教材,于2015年出版了《中国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经营管理案例研究》。在历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答辩过程中,该校均邀请企业的实践导师参与。为更好地让实践部门专家参与教学过程,南京S大学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不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如2017年南京S大学金融学科与苏宁银行合作举办了金融科技国际研讨会、与江苏省金融学会联合举办金融审计与金融风险管理论坛。两次会议都邀请了相关企业的高管参与,介绍了金融相关领域的最新情况,起到了较好的交流效果。南京S大学每两周组织一次研究生研讨会,由研究生作为主汇报人对平日做的案例进行汇报,导师团队参与进行指导,并不定期地邀请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研究生或金融企业的专家参加,使研究生从独立个体的单一学习转变为融入整个专业团队的互相交流与研讨的团队型学习,形成了较好的研讨氛围。
(三)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校企双方要建立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这是提高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高校要定期派出年轻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调研,参加企业的相关项目建设,通过接触实际的项目,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能力。高校也需要经常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大学的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促进研究生提高实践技能。学校或企业需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导师,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培养年轻教师,缓解高校应用型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过重的困难。近年来,南京S大学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利用国家博士团服务西部计划、科技镇长团等项目,选派了2位教师分别赴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广西凭祥挂职锻炼,派谴了3名任课教师赴审计署各办事处挂职锻炼。同时,该校还聘请了13位在金融监管部门或金融企业任职的高管担任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每年不定期地邀请他们来校给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还聘请了3位在金融企业的高管担任产业教授,不定期地来校开展金融实践方面的研讨,指导研究生开展相关案例研究。
(四)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政府扶持机制
早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就投入300亿元重点加强校企研究生合作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并颁布文件、召开会议,确立了107所试点重点学校;教育部与各省市校企合作项目启动,许多省(市、自治区)、地(市)及县级政府也通过制定文件、召开会议、投入资金等,支持校企合作[6]。但是,到目前为止,采取何种更恰当的合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很好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工程实践活动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是较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南京S大学充分利用江苏省的研究生工作站、产业教授等与专业硕士培养相关的政策,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硕士培养探索,卓有成效。其中,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共同进行了对冲基金方面的研究,3位产业教授每年指导2~3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金融领域方面的案例研究,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校企之间的联合培养缺乏机制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同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合作企业的监督。学校在关注企业需求的同时,政府也应该有相应的部门指导校企双方更新教育理念,特别是建立相应的机制,在政策上保障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促进校企研究生培养的良性发展[7]。各级政府需要强化对研究生合作培养项目的扶持,把其当作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重点,提高对有关企业的扶持力度(比如减免税收等),全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立法创建。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赵黎明.依托行业优势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2):28-31.
[2] 尹显明.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24-25.
[3] 夏雨,李靖,周诗博,王家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49-50.
[4] 解万翠,高倩,杨锡洪,杨志娟,周浓,曹湛慧.理工科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基地模式下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5(06):86-88.
[5] 王新荣,李小海,龙泽明,李延斌.专业学位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8):16-17.
[6] 刘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改革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研究生,2015(05):44-46.
[7] 刘彩红,王益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04):6-7.
Abstract: To adapt to the new needs of talents in the new era, it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graduate education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s jointly by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working with enterprises to cultivate postgraduates, but many problems have arisen in the process, such as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school teachers and business mentors, and appropria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s and systems. To achieve a win-win cooper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high-level talents,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need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and create a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of applied graduate students by establishing a “double main body” system, improv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course system, perfect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 co-training mechanism of teachers, and exploring a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support.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professional mast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n-win cooper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責任编辑 李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