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学生“成人”:民族复兴的根本使命

2018-01-22冯君莲刘安琪万银花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民族精神创新精神

冯君莲 刘安琪 万银花

摘要: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最伟大梦想和最殷切期盼。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民族复兴既是一个理论探求,又是一项伟大的实践活动,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不断努力,接续奋斗。习近平站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强调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基于此,培养青年学生成为拥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牢固的主体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民族复兴的根本使命。

关键词:人的培养;民族精神;主体精神;创新精神;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6-0019-05

收稿日期:2018-10-05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创新视角的创业资本机理研究与方案设计(12JJ5032)”;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管理研究”(11YBB085)。

作者简介:冯君莲(1972-),女,湖南衡阳人,管理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研究;刘安琪,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长沙,410082;万银花,衡阳县实验学校教师,衡阳,421000。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曾明确提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这个“关键的人”是决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国家文明程度及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大。然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的培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培养什么样的人直接影響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国家前途和民族振兴。只有在遵循着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同时,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尽快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人”以及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能改造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培养才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一、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民族 复兴的核心与灵魂

“民族精神”一词,由来已久,最初出现于18世纪的德国。为捍卫自身民族遭受外来文化的严重挑战,德国提倡德意志文化,提出了“民族精神”概念。在我国,“民族精神”一词被较多地使用是在五四时期。当时,中华民族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一度被冠以“东亚病夫”相称,而国人似乎毫无民族精神可言的状况也相应地成为导致中国积弱贫穷、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在1924年初作了一系列演讲,重点提出“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之思想,第一次将“民族精神”与“民族复兴”联系了起来,认识到“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2]。而事实上,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赢得的国家统一与独立,彰显出我们虽历经磨难、饱尝艰辛,却因有伟大且威力无比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最终取得胜利。进入新时代的当今要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就需把教育落实落细到培养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进行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前提基础与首要因素。正所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基于此,培养青年学生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问题。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3]就我国而言,这种深厚情感是维系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对祖国团结统一的归属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不屈的尊严感和优良民族的自豪感的重要支撑。值得重视的是,当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逐渐泛滥,以育人为根本使命的教育也被宽泛地、简单地误解为“培养有用的人才”,即按照既定的目标加工成为一定质量和规格的社会人。教育在“有用”观念的促使下,成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各具特色的有用之才的工具,当然也成为了实现个人攫取名利地位、阶层转换的有利途径。最终,教育的“有用”性导致了“有用”与“无用”教育的诞生。这种“有用”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会过分追求教育的实用性或功利性,却忽视了对人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美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使得“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4]人们求学仅仅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而非内在灵魂的提升,这种失去了灵魂的教育必将导致人的灵魂的缺失。为此,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5]同时“我们要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6]

这就要求我们的青年学生做到:其一,基础知识与历史知识相统一,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课堂、媒体或网络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国史和党史知识来培养爱国精神,使其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信念和伟大的民族情怀,不断以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高尚情操为榜样提升自身修养,将习近平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融进大脑,融入生活;其二,历史事实与现实情景相统一,发挥爱国精神的强大力量。开展多渠道的爱国精神实践活动,通过鲜活的、深刻的国家重大庆典和纪念活动,诸如抗日战争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国人心中神圣的爱国情怀,坚决杜绝诋毁污蔑英雄模范、传播政治谣言进而歪曲党制定的相关决策和大政方针、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不良思想。其三,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相统一,弘扬爱国精神的民族传统。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口号,青年学生只有秉持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信念,积极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现中,才能发挥出爱国主义的无穷力量。在此过程中,青年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前途命运要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前景紧密结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满怀着对祖国的爱国情怀,自觉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奉献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最困难的地方,成为有益国家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人民幸福的社会人。

二、培养青年学生的主体精神是民族 复兴的前提与归宿

随着近代历史和哲学等领域对“主体”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主体概念逐渐被赋予各个领域内丰富的意蕴。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中论述到,“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在这里,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因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近代西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类改造自然增添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新的思路,转化了人与自然的隶属关系,使人日益独立、自主地改造自然界,大大提升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首要条件的,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先进科学技术,人是掌控和提高科技水平的关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两者互为表里、彼此作用。社会发展是要以允许人获得发展为前提,才能取得发展。这就表明,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三大素质。基于此,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了一股“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和了解主体性精神在教育领域内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王策三教授曾指出:“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的人来。”[8]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则,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牢固树立人民主体性思想,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40年改革开放并取得了惊人成果,使得我们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是我们党带领于人民群众,将我国建设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基本原则的鲜明体现。

目前,就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和深化改革的情况来看,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但愈来愈快的发展速度对现代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同的是,在此背景下,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这个无形的手起决定作用,人作为这个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部分,要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提升个人能力,就必须迫使人逐渐转变对自然界的依赖,转而充分发挥自主能力、自主意志等人的主動精神,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现实能力和资源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快速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政治建设方面,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实行民主制”。由此来分析,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是培养能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合格的社会人的重要部分,只有培养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责权意识的个体,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参与政治活动以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全与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在文化建设方面,与国家政治、经济对社会的作用相比,文化塑造人格、整合和导向社会的功能不容忽视。一方面,民族团结、社会秩序维持都需要文化的整合功能。通过整合,文化使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差异逐渐被熏陶,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信念,并整合多元复杂社会的各个部分,将社会各部分联结在一起,发挥每部分功能来维持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和科学都依赖文化上的发明来作为导向。因此,在社会导向系统中,文化不断协调和配合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性,达到社会所有成员对社会导向总目标与分阶段目标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除了以上功能之外,文化的滞后性和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之后,人作为建设文化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对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自由选择的权利,主动地影响、改造和批判反省文化,创造充满活力的中华新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主体性培养对民族复兴事业的至关重要性,这就要求青年学生的培养要具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能力。其一,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主性,促进民族复兴思想转化为人的内在需求。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主性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形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独立价值取向。这种脱离了社会的孤立的、片面的自主性易导致人重私德而轻视公德、重私利而轻视社会责任,同时也违背了人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使其内心缺乏归属感。因此,只有撇开这种狭隘而功利的、不健全的价值观,摒弃不合理的思想灌输,用正确的义利观、理欲观和文明观积极主动行使民族复兴事业的使命任务,尽情发挥出人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其二,培养青年学生的能动性,助推民族复兴事业的早日实现。人的能动性是有别于无机物和其他生命体的能动性,主要是通过结合思维与实践,对外界的刺激、影响作出自动自觉、有目的和有计划的积极回应。民族复兴事业的实现,是国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各领域系统、全面发展的产物,要求青年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实践活动,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民族复兴的内涵和本质,推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进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其三,培养青年学生的批判思维,自觉维护民族事业的利益。批判是社会发展的助力器,是思想进步的活水[9]。批判的主要目的是从更高层次上求更好的发展,对人或事、历史或现实进行甄别和审视,从而获得多角度、多层面、宽领域的思维成果。当前,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要实现民族复兴,就需要培养具备人的思想、人格和精神上保持独立的批判思维的人,使其思想文化繁荣、观念不断进步和修整。归根到底,可以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提升人的个人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等,体现出“对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的教育本质。

三、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民族 复兴的动力与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0]同时,创新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根本需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1]。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他深刻领会到人才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2](P120)纵观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绚丽多彩的人类历史文明对人类发展都起过特殊贡献。这些由微而著或由盛而衰的历史文明让世界文明变得多元化起来。在此背景下,文化要长期持续发展下去,就需要不断创新。尊享最古老文明美誉的中华民族持续着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正是遵循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创新精神,直到今天,我们仍感受着我国文明的巨大影响力。胡锦涛曾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习近平也曾讲到,“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说,久远、丰富的中华文明历史与《周易》讲述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都深刻体现了人们长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智慧总结,蕴藏着让中华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创新精神。这可以从中国历史发展事迹中看出,古有“商鞅变法”“胡服骑射”“独尊儒术”的改革、“科举制度的开创”;近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等创新之举。无论出于何目的,创新之思想是否成熟,最后成败如何,都体现了政治家和思想家始终在创新中维持或寻求旺盛生命力的社会发展道路,折射出中华民族开放的思想,活跃的思维,创造了绚烂的文明并长盛不衰。由此可看出,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达。

同样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探索和思考“走什么样的路、举什么样的旗”的社会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在这一进程中,年幼的新中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胜利与挫折、低谷与高潮、逆境与顺境的考验。如,面对“文化大革命”的严峻考验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时,大胆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并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2](P141)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又创新地提出“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境界。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国际局势的动荡剧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清楚地认识到,照搬别国社会主义的做法而不去探索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模式,只会让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逐渐萎缩直至灭亡。针对这一点,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就必须先满足要勇于创新这个必要条件。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从1978年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到2018年的整整4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涌现了袁隆平、王选、方永刚等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先进人物。显然,党和国家所取得的硕果累累的成就都归因于“人”的创新精神,人民群众凭借着一股敢创、敢干、执着的创新热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完成每一个使命。

根据以上分析,实现民族复兴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尽管改革开放的创新性发展迎来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但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易事。未来建设的道路上还将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困难,国际间的竞争日益也越来越体现为知识经济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角逐,更直接表现为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对决。而遗憾的是,为应付各种考试,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呈弱势,扎实的理论知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仍处于被动状态,无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部分曾在升学考试中出现“优秀”人才转眼成了高分低能的代名词。为此,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应注重:其一,尊重创新的科学性,注重科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一定要进行科学实践,通过书籍、杂志、论文等途径不断获取所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做实验、做研究的能力。其二,遵循人的学习规律,注重“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与“授”是辩证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可以延伸为教懂、教会,这就是说,在使人懂得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循循善诱的引导,使其学以致用。“授”则指的是传授,很显然,传授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点,更多的是要传授可以开拓视野、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的创新能力。其三,给予创新的条件,注重创新信心的培养。创新是一个艰难的求索真理的漫长过程,也需要一定的外在客观条件。一般来说,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都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挖掘自身的潜力来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离“与世界接轨”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对创新持否定态度。为此,青年学生的创新培养应扫除崇洋媚外的心态,不断激发创新的信心,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实现“强起来”的再次飞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基于教育的视角,还是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青年学生“成人”与民族复兴两者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的培养可以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使人在冲向这共同追求的使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逐渐朝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本质的需要。另一方面,民族复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梦想,牵系着千万儿女们的理想信念,它的实现为青年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总之,应培养青年学生具有爱国情怀的傲骨、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风骨、为社会继续作出卓越贡献的硬骨,中华民族才能达成复兴之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0.

[2]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讨论[J].浙江学刊,2017(01):136-147.

[3]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8.

[4] 王坤庆.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02(09):89-96.

[5] 毛泽东.毛泽东论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6] 本报评论员.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5(0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8]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80-87.

[9] 雷振岳.批判精神应成为社会发展常态[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02):4.

[10]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432.

[11] [美]L.S.Stavrianos.全球通史(第七版下册)[M].董书慧,王昶,徐正源, 等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0.

(责任编辑 陈剑光)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民族精神创新精神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