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2邵将
邵将
摘 要: 我国高校教学指导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有了不小的变化,最典型的表现是各种新的教学理论,如“翻转课堂”“MOOC”等不断涌现在实践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浅尝辄止,整体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和政策性的扶持。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实验性地研究了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校教学 特点 方式
1.“翻转课堂”模式特点
(1)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个人需求的满足是“翻转课堂”初始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特征。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成为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动力。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得到了教师的肯定,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此外,在以往的实践中,“翻转课堂”是由新技术和资源驱动的,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为了适应自身的教学需求,高校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手段。这意味着学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翻转课堂”的推力。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不同级别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之中,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难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教学上的对接,教学效果不佳。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一改这种情况,正式确立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的学习平台,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翻转课堂”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2)开发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思想。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在制作这些视频和课件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而且是对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开发。通过整合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教师而言也在反复回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教材的理解,深度挖掘了教材内容,实现了对自身教学思想的开发。同时,这种开发使得教师更加注重师生交流,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高校教师思想的发展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体现。高校教师通过教学经验和“翻转课堂”教学要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了吸引大学生的注意,高校教师必须通过“翻转课堂”的交互实现合理设计的个性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的能力。高校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创设竞争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的专业能力。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结构化了教学思路。
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是对教师教学思路的结构过程。在这一结构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才能制作出精练的教学视频或教学课件,并且由于“翻转课堂”通常针对的是某一问题,而不是教学全部,无形中细化了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了无数个具备递进关系的分散目标,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思路,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目的性,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同,“翻转课堂”结构不能简单地应用传统的课堂结构。在日常教学中,高校教师应优化课堂结构,明确专业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优化课堂结构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视频或课件,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方便预科生预习。其次,设计课堂活动,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营造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性化发展。
2.高校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方式
高校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学。首先,中小学课堂教学时间短,教学容量小,适合小步骤、快节奏、进步教学。这些特点在高校是没有的。二是中小学课堂教学连续性强。也就是说,对于任何课程,学生几乎每次都会有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和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学生持续学习的两大环节。高校教学没有这个特点。高校教学通常要求大学生具有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采用模块化结构,注重分析、理解、批判和解决问题等高层次的学习思维,强调学生对大量开放式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高校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不能简单地从小学和中学复制到大学。为了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大学教学中,必须在“翻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呈现“先学后教”。通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应用方式有以下三种:
(1)课件的制作要由表及里,依据实际教学结合不同专业进行制作。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代高校教育始终需要贯彻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回归课堂的重要表现。教师应承担课堂辅导学生的责任,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课堂活动。高校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以探讨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才能进行教学,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这样在回归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这种方式不仅确保了学生的回课效率,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对增强高校教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
(2)解除专业体系束缚,立足理论基础,加强应用实践。
在普通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識。在普通高校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促进高校信息教学的发展,解决普通高校教学中个性化与教学统一的矛盾,有助于实现高校课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善普通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逆向教学。在普通大学教学中要做好团队建设。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和读写能力,重视理解翻转课堂的价值。要加强对高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解除专业体系束缚,立足理论基础,加强应用实践。
在高校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需要解除专业体系对于教学双方的束缚。高校是学生学习未来就业知识的重要时期,需要他们在立足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个人应用技能。高校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得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引导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领域,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名家讲座”的方式,或者采取“职业讲座”等方式。
(3)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内涵。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共享教学资源的主体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根据人才需求的特点,根据办学特点,建立教学标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构建共享教学资源基础,目的是提升教学内涵,其方式是“翻转课堂”模式。
共享教学资源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升高校教学内涵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高校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我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课件制作质量。在教学平台上,共享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经验的交流,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及师师交流。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使“翻转课堂”最终成为高教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之中,不能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要依据高校翻转课堂特点,实证性地分析高校应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通过对教学环境、师生意向等方面的研究,不仅证明了高校教学应用“翻转课堂”能够实现“因材施教”,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陆南芳.基于慕课平台视频资源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7.
[2]杨眉.延安大学翻转课堂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7.
[3]张伟.近五年(2012-2016)高校翻转课堂研究的分析和反思[D].重庆:西南大学,2017.
[4]王聿良,吴美玉.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05):29-34,45.
[5]白梦妮.高校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基金项目:
1.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为例”(课题编号:kg20160486)。
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翻转课堂模式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轉换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SCG092)。
3.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扎根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8YZD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