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刍议

2018-01-22谢志杰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谢志杰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新时期高校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创新是创业成功的源泉,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明朗,创新创业教育已是高校切实发展的唯一选择,高校作为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发展的重要导向。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质已迫在眉睫[1],[2]。因此,本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也叫双创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综合素养为目的。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教育发展必须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另外,目前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问题,这是社会、学校及家庭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多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树立科学和谐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但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劳动力积压的问题,而且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更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3]。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点[4][5]: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刚刚结束高考生涯,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中学阶段的应试学习,只要掌握了考试所要求的知识就基本完成了学业任务。迫于考试压力,一些大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忽略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学生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中理应表现为积极的态度,但是往往适得其反,在一些双创教学活动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况,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2)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偏颇。

从高校教学教育现状看,由于传统文化及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学生以顺利就业作为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不了才会硬着头皮创业,但适得其反。而学校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只需要掌握某种技能,忽略创业是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实际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3)内容陈旧,模式封闭。

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上,部分高校仅仅局限于课堂,通过制订一系列的教学计划,教师按照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以致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毕业为目标导引,专注于基础知识的灌输,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且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尚缺。考查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关键标准是实践活动,其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养成中一样具备理论指导意义。把创新创业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接收到的单纯是理论知识,缺少切实的营养价值,不利于学生真实创业理念的树立与针对现实创业行为、机会的认知。

(4)师资队伍匮乏。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匮乏,师资队伍短缺,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经验引导的综合性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招聘考核时仅仅以教学水平作为评判标准,忽略对教师职业观念的考评,因此出现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仍然很落后,实践管理经验相对薄弱,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創新创业教育。

(5)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部分地方的一些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及当今对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未能很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创业园区缺乏。另外,政府对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够完善,并且现有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1)开展创新创业精神教育。

创新创业精神是构建创业型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名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在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上,首先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中。尤其是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独有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对学生教育的评估仍然保留传统的测评方法,基于此,高校在教学评价上必须围绕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探索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评外,还要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社会信度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创业新型人才。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做到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在引进条件上加设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核,尽可能招聘一些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并对现有教师加强培训,可聘请社会上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创业者或伟大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等进行授课,同广大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从实践角度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避免走弯路。或者派遣相关教师深入企业中,尽可能地积累大量的创业实践经验,才能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提供更大的帮助。此外,除了对学生开展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外,更应注重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综合知识的运用。因此,在加强学生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应同时注重大学生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综合培训,从而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