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8-01-22孙美强
孙美强
摘 要:传统教育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所以,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与改进,选择与初中生认知能力相当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将针对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有效探讨。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所谓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简要探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极具逻辑性与实践性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如果长期下去,教师采用的都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难免会使整个课堂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学习氛围。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方式,借助现代教育教学下运用最为广泛的合作探究学习,创设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动态性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官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其将更多的注意力花在学习上,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执教“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教师可这样创设合作教学情境:“同学们,请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一下直线与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感官情绪,诱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其能够在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中实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教学任务,引导合作探究
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教学,需要教师进一步构建教学任务,组织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将这种合作教学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并结合全体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创设任务;紧接着需要把握教学时机,及时地将教学任务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一节时,由于这一章节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认识。对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对校园的全面观察与探究,在规定的时间内统计出所有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的数量,并同时统计出所有球体、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数量,看哪一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统计出来,并对此进行奖励。这种带有具体要求的教学任务,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形式才能有效展开,才能唤起其学习的欲望,以此才能有效将合作探究学习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
三、重视实践操作,培养探究能力
初中数学不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归于生活,可见,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的实践操作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往往也是大部分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点,只注重自己主导地位的发挥,全然不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而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势必不会真正地将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有。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改变这种教学心态,通过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将课堂重新归还学生,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动手实践练习,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技能。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参与,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在于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物,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与体验中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与发展,让学生真正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合作探究是21世纪教育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运用到各大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数学作为中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更应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豐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不断的实践与锻炼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让其能够不断进步与发展,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巩雪.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6(32):126-127.
[3]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