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托小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矛盾冲突的案例分析
2018-01-22樊雪玲
樊雪玲
【摘 要】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托小班的幼儿,会因各种原因在与其他同伴交往中产生冲突。幼儿冲突是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沟通与协商,又可以摆脱“自我中心化”,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但解决不当,又会给幼儿心理和身体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和伤害。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分为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幼儿的秩序敏感期等内部因素导致的冲突,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冲突三种。根据影响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决: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幼儿自行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幼儿园的活动环境。
【关键词】托小班幼儿;交往;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对于幼儿来说,其价值不应仅仅满足于快乐上,而应该在满足快乐的同时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时间、空间、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让幼儿能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到愉快的情绪。但是,对于刚入园的托小班幼儿,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比较差,参与能力也不高,在游戏中经常发生冲突和矛盾。而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由于教育背景、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在发生矛盾冲突时部分家长与教师会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进行制止,或者以简单和解的方式来解决幼儿同伴冲突,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不但起不到锻炼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还会直接影响到同伴交往的质量和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果幼儿解决同伴冲突是以合作协商的方式,就会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与沟通,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化”,促进社会性发展。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案例:
区域游戏结束时,小朋友忙着收拾玩具,强子和轩轩抢着一个“小熊穿衣”的盒子不肯松手。强子大声对轩轩说:“我来收,不要你收。”轩轩还是抢着去放玩具,强子再次大喊:“这是我玩的玩具,你讨厌!”轩轩依然不肯放手,用力抢了过来,甚至张嘴咬了强子一口。老师见状赶紧拉开了两人。
老师:“轩轩你为什么咬人!”
轩轩:“他抢我的!”
强子:“这是我刚刚玩的!我要放回去!”
老师对强子说:“你很棒哦,知道自己玩过的玩具要放回它的家,但是和小朋友争抢就不好了哦,下次有问题好好和小朋友说或者来找老师帮忙好吗?”
老师对轩轩说:“我知道轩轩是想自己去放玩具,帮小朋友们做事情对吗?但是咬人可不好哦,想想你上次被妈妈咬的时候是不是很疼呀?强子也会疼的。而且强子的爸爸妈妈看见了会心疼的,你快先跟他说对不起。”
于是,轩轩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强子说了“对不起”。强子也向轩轩道了歉。
分析:此案例中,老师及时阻止了幼儿的打架,并在随后与幼儿对话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力争做到一视同仁。运用移情法,使攻击的幼儿轩轩认识到“咬人不对”,提醒他以后不要再去咬人。而在安抚受伤幼儿强子的同时,也指出他的不对之处,并教给他正确地解决冲突的合适途径:好好商量或者找老师帮忙。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他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托小班的幼儿,受到年龄特点及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同伴冲突是较普遍的现象。作为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有效回应小班幼儿间的冲突:
1.了解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儿童心理学认为,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有助于提高认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假如幼儿在生活中一点冲突都没有,这对幼儿的发展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冲突太多,又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心理障碍。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认识到,托小班的幼儿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做事情,很少采纳别人的意见,要求他们与人分享和给予更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当某些幼儿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常常表现出过激的行为。那么,此时就应该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并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考虑应如何协商解决问題。
2.适时地介入冲突事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化解冲突事件。面对小班幼儿日常活动中,随处可见各种冲突,作为老师的介入方式一定要适时适当。有些冲突因素是隐性的,我们应该鼓励幼儿讲述事情的原由和过程。当然托小班的孩子不能完整地表达事情的经过,老师可以从孩子的思维角度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去帮助解决问题。等孩子有了一定的集体规则意识后,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教师也可以静观他们的矛盾冲突,看事态发展,欣赏孩子独特的解决方法,或者只是用简单的话语稍稍提示幼儿,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孩子,等孩子实在无法处理了,教师再从中引导调节
3.适度地利用“自然后果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解决矛盾冲突。法国教育家卢梭根据自然教育的原理,提出自然后果法,即对儿童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儿童自食其果,从而促使其反省并改正。在幼儿的矛盾冲突中,适当利用“自然后果法”,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效果明显。实践证明,适度地利用“自然后果法”引导幼儿解决矛盾冲突,比教师像个法官似地去“判决”的方法所产生效果对幼儿的教育影响要深刻得多。
4.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巧。由于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大大地落后于行为能力,在一不如意的情况下,出现攻击性行为是难以避免的,所以首要的是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逐步学习怎样解决矛盾冲突。小班幼儿虽然不善表达,但其模仿力极强,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如小班幼儿不会等待、轮流等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或者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进行交往,帮助其学会解决冲突的技巧。
5.家园共同配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当前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幼儿并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加上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法不当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家长要在家中创设良好的氛围,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当遇到问题时,要巧妙地去引导孩子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有些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就想方设法帮他解决。可见,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意识,改变家长的观念。我们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发幼儿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同样,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不仅对幼儿交往能力有所发展,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幼儿获得快乐童年不可缺少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