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语在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018-01-22沈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认知发展手语

沈阳

摘 要:本文从语言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从颜色、空间、时间、形象、概念联系、关系等角度,探讨了手语在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旨在提升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关键词:手语 听觉障碍儿童 认知发展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无法获得必要的听觉刺激,造成其语言呈现出不连贯、发声偏差、滞后等特点,因此,听觉障碍儿童一般采用手语来进行交流与沟通。手语作为听觉障碍儿童的第一语言,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极大影响和作用。很多实验和研究均表明,听觉障碍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其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应重视对手语在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证实语言与认知存在极大的联系,语言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抽象符号,这种抽象符号能够帮助人类来交流、沟通和认识世界。语言系统一旦产生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人类的认知发展。人们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语言是最为重要的交流手段,也是儿童最早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途径。因此,听觉障碍儿童缺失语言交流的途径,从而使听觉障碍儿童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造成极大影响,这也是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手语对听觉障碍儿童颜色认知的作用

颜色是人们对光谱的切分,形成不同的颜色形容词,诸如:桃红色、鹅黄色、铁灰色、天蓝色等等,同时根据各种颜色带给人的感觉而将颜色分为暖色、冷色、中性色三种形式。生物学家发现,人类一旦听觉出现障碍,其抽象性思维能力较低,但是听觉障碍儿童的视觉较为敏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听觉障碍儿童对颜色的认知主要采用其物理属性,也就是颜色的饱和度、色调和明度,听觉障碍儿童对颜色的认知与健听儿童差异较小。但是,听觉障碍儿童在颜色交流中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手语无法准确表述出颜色,所以在手语表达方面不足。

三、手语对听觉障碍儿童空间认知的作用

听觉障碍儿童在进行手语交流时,是通过双手与身体的位置关系来表述具体含义,因此,掌握手语的听觉障碍儿童相比较健听儿童,对方位、空间更为敏感。听觉障碍儿童在表述方位时,往往需要明确物体或事物方位后,还会加上自身所处方位。在此基础之上,听觉障碍儿童空间定位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对空间的认知主要包括4各方面,分别是:其一,自己的空间定位;其二,空间饱和程度;其三,所处空间的边界;其四,事物的空间位置,根据上述介绍不难发现,听觉障碍儿童对视觉距离的表述与认知较为缺失,这是由于手语对控制位置能够进行精确描述,因此听觉障碍儿童无需刻意强调事物的视觉距离。综上,手语能够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对空间及位置的认知。

四、手语对听觉障碍儿童时间认知的作用

空间与时间是日常交流中最为常见的要素,如果说空间具有一定的形象性,更为适合听觉障碍儿童来表述和认知,那么时间的抽象性较高,会对听觉障碍儿童对时间的认知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在汉语体系中,时间的空间性表述较为明显,过去可以用前和上来表示,而未来会用后和下来表示,例如,前一天、前年、上下五千年、后来、后续等等。这种时间空间化的情况,能够帮助听觉障碍儿童来形象化的认知时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时间表述是通过前、后位置进行的,而上、下则仅仅是作为空间表述方式,这是听觉障碍儿童对时间认知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觉障碍儿童时间垂直化表述。

五、手语对听觉障碍儿童概念联系认知的作用

儿童阶段是概念联系的主要时期,通过对不同概念的认知,从而建立其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实际工作之中,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听觉障碍儿童对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力明显弱于健听儿童,同时是否学习手语也能够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对概念的联系,手语能够帮助听觉障碍儿童建立起水平概念、上位概念及下位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手语能够培养听觉障碍儿童对概念及概念联系的认知。

六、手语对听觉障碍儿童形象认知的作用

在手语体系中,利用象形的方式来帮助听觉障碍儿童了解事物具体情况及特点,这就是说,听觉障碍儿童在收到手语信息后,会在脑内形成一个简易的形象,从而获得形象认知。反之,听觉障碍儿童在收到视觉刺激后,会将事物的特点进行浓缩,形成公式化的手语符号,这是手语体系的主要运行和加工方式。但由于听觉障碍儿童缺乏听觉信息的支持,仅仅用手语来进行表达,会出现部分形象认知错误,这是听觉缺失的客观影响。因此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相比,对一些相似或手语不方便表达的形象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对于部分易于手语表达或特征较为明显的形象认知能力,与健听儿童几乎没有差别。

七、手语对听觉障碍儿童关系认知的作用

家庭关系是听觉障碍儿童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通过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听觉障碍儿童对亲属关系的表述与健听儿童存在极大差异。我们普通人在表述亲属关系时,一般仅考虑亲属关系这唯一一个性质,诸如,父女即父亲和女儿;我的外婆,就是我母亲的母亲等等。而听觉障碍儿童不仅仅会考虑亲属关系,同时还会考虑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听觉障碍儿童会将亲属关系和亲密关系一起表述出来,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另外,听觉障碍儿童一般不会直接称呼对方的称谓,而是直接用手指来点指对方,这是受到手语交流方式的影响。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应加强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手语教育,使听觉障碍儿童能够利用手语来与周围人群交流和沟通,从而进一步促进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穗清,张积家.论手语对聋人认知的影響[J].中国特殊教育,2016(7):37-43.

[2]陈乐乐.聋儿手语与其认知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5(3):26-31.

[3]许锦民,张帆,李德高等.聋人大学生分类学联系上位概念词识别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31-36.

[4]高艳琼.浅谈聋生语言交流习惯的培养[J].陕西教育(教学),2017(1):66.

[5]姚登峰,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等.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J].中文信息学报,2015,29(5):39-48.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发展手语
手语视觉转译的创新设计研究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中职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创设情境
众人拾柴火焰高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分析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增强英语教学设计实效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