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2018-01-22朱丽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高中数学教学微课

朱丽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中数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讲其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其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的,就整体而言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学生针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是依靠在理论层面中,并没有进行深入性的学习。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作为教育者应该将微课运用在教学中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微课 高中数学教学 具体措施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数学涵盖的知识点广泛,如函数、平面向量、椭圆等,知识点相互穿插,使高中生全方面学习与体验数学。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并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原有教材提纲,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合理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难以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现状相结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利用微课教学,将教师所授内容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能使教学互动与教学反思充分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概述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育领域应该将自身步伐与时代相同步,将传统课堂教学积极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在新的形势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产物,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微课来讲是一种以网络为核心的教学工具,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制定相关的视频,其视频包含了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一份新颖性。除此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微课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模式,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效率。与传统模式相比,微课教学能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良好运用

(一)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不再像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教师直接讲述给学生解题方法,而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来学习与掌握所学知识,以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讲“三角函数”时,三角函数和数学的许多知识点具有紧密的联系,为给学生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启发式教学,使原本显得枯燥乏味的教材知识转变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视频,将涉及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以及解題方法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数学教材中所讲述的是日常需要应用到的三角函数的公式,有部分推导公式末作讲述。在微课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理解与掌握这部分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解答三角函数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强调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与探索,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微课教学不受教材内容制约,将重点的教学内容通过清晰的图文、视频形式展现给学生,能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趣味性、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短视频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接受,促使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讲“椭圆”时,笔者让学生了解椭圆的定义、椭圆方程的构成及特点,并利用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抽象的数学内容更具生动性、形象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微课教学结束后,笔者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独立探索解题方法,并且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

1.问题的类型。首先,高中数学微课的问题应该是实际问题,从而能够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学习知识的情境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相似性,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其次,最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果是开放性的,具有恰当的复杂性,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建构知识的多重表征。例如,已知数列{an},满足an=n/(n+2),n∈N*,试比较an与an+1的大小。可以通过求差、求商,单调性、浓度求解等方法进行比较,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问题的难度。问题情境可以包含或进一步引申出若干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找到子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启发思维的速度快慢要得宜,范围广度要恰当,使连续的多个子问题成为微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中,可以创设多个子问题,求点P(0,6)到直线l:y=x+2的距离,求点P(l,6)到直线l:y=x+2的距离,求点P(0,6)到直线l:x+y+2=0的距离,求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通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子问题,将学生逐步引向问题解决方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模式,还能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整合。不仅将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制成了微课,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教育者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而促进微课的顺利开展,还能为学生创设出就教学情景,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洪真,毛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6,Z1:98-99.endprint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高中数学教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麻江县渠道防渗改造的具体措施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