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1-22陆宪林

祖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陆宪林

摘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工作重点之一,问题意识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加强了教学中师生的交流,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辅助和丰富的数学活动等三方面着手,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起他们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系统都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模式,就是教师习惯了讲,学生习惯了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仅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总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即便是学会了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也是依靠着对教师讲解的理解,而没有自身对问题的思考,如果忘记了教师教给的思路,就不会解决问题了,不利于学生自身数学能力的形成。新课改后,数学教学理念更注重回归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能积极地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思考中、参与中,才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才能深入地理解问题。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通过创设情境、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活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关注,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起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的驱使下,学生怀着解题的好奇心,能够积极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双方面的提升,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兴趣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直接因素,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景来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学生感兴趣,觉得数学有实用性,因而能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因,在此基础上,可以深入探讨问题,产生问题意识。比如,讲授“旋转”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大量援引生活中存在的“旋转”现象,转动的电扇叶片,时钟的指针,行走中的自行车轮……结合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提出数学问题,“作旋转运动的电扇叶片的旋转中心是哪儿”“自行车车轮在转动时,轮子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了吗”……通过这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吸引到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索中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将直观转为抽象,将生活中涉及的车轮、扇面、钟面等事物的形状抽象为数学中的图形,并结合图形中对应的有价值的点和线段,来进行问题的验证,得出结论: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与原图形形状、大小一致的图形,没有变化。这样的富于生活实感的情境教学,学生在观察、发现、探究到验证的过程中,都是亲身参与、感受,关于“旋转”的图形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图形特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不仅保持了极大的求知欲和兴趣,而且切身感受到数学思维的魅力,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为内部动机,对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近几年,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各种教学领域,带来了课堂教学的诸多变革,为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比如,在教学“折叠和重合”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轴对称的艺术作品,比如脸谱、剪纸,对称的建筑设计,各种设计标志、广告等,通过动画和图片组接在一起,通过实物图片来展现轴对称的美感,并通过动画来重点呈现图形的折叠和重合过程。这种多媒体展现的丰富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后,自然注意并分析出轴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而对于折叠与重合,在动画的演示下学生也了解得更加直观、形象,对于进一步学习利用折叠性质解决数学问题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在静中求动,通过鲜明的色彩、流动的画面将“轴对称”将“折叠与重合”等数学现象直观地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点”到“面”,由模糊到清晰地认识数学问题,为问题意识的产生创造了空间。

三、开展丰富探究活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产生,在于思维的活跃程度、在于了解的深入。初中生由于年龄和学习程度的限制,在高密度、快节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掌握所学新知识,即使教师给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做到灵活运用。而丰富的探究活动则能弥补课堂教学和学生本身这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发掘潜能、发展智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引发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的质疑,激发他们通过亲身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认识、了解数学,更深入地进行探究。比如,教学“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可以展开动手实践探究课,让学生带着问题(三角形真的不倒吗,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特征和关系)在生活的一定范围内寻找三角形,让他们通过实际观察,用手摸,用尺量,用笔记等实践活动来研究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方法,学会区别不同的三角形类型。在这样的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参与感,有着浓郁的兴趣,因而思维十分活跃;带着问题去实践的活动,也启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懂得只有用心观察和思考,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数学钻研的开始。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熟悉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手段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引发、训练学生提问和解题的能力,只有如此,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在不断的引导和激发中茁壮成长,为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科技展望,2016,(06).

[2]温爱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1).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