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
2018-01-22于雪莲
于雪莲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诗歌,丰富的诗歌理论,诗歌理论有推动了诗歌的繁荣。文章从四个方面解析了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点滴体会,阐述了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解题 识字 释词 析句 意境 朗读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丰富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丰富的诗歌理论,诗歌理论又反过来,推动了我国诗歌的创作,使之更加繁荣。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如何进行诗歌教学,也成了比较重要的一环。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古诗教学,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者。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的一点做法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解题
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支歌曲,总得有个题目,叶圣陶老先生曾对此作了充分的阐述“从作者方面说,有了题目,可以表示自己所写的中心。从读者方面说,看了题目,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题目的必要就在乎此。”因此,古往今来的诗人,作家都把题目喻为诗文的“眼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哪一首古诗,我都会给学生认真解题。当然,也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手中的参考书自己理解。如教《题西林壁》 ,我就告诉学生“题”是书写的意思,这里作“题诗”解,“西林”即西林寺,是庐山的一座庙宇。“题西林壁”是指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再如教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一诗中,我在教学时,告诉学生:其实“宿”字后面省略了“于”字,“主人”之后省去“之家”,整个题目应是“逢雪宿于芙蓉山主人之家”,解为“旅途遇风雪,夜里投在芙蓉山主人家里”等等。
有时根据需要,解题还得简介作者或者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如要求学生背诵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就先告诉学生,龚自珍是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解体的时代,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 家,能够比较清醒地看到当时封建社会存在着的严重危机。在他的政论文和部分诗歌中,都表现了对于清王朝腐朽统治的不满和批评。又如教《江雪》一诗时,如果能告诉学生这是作者被贬之后的作品,学生就能够理解诗的寓意了。当然,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我们只需在旁边指点即可。
二、识字释词
小学生学古诗,不容易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字包括形、音、义三要素,在单音词中占优势的古诗中,字义往往也就是词义。即使是复音词,词也是由字组成。词不离字。识字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字如《登鹳鹊楼》中的“鹳”字,要告诉学生:“鹳”,形声字,从鸟,读雚(guàn),鹳鹊又写为鹳雀,形似鹤,是羽毛灰白色的食鱼类水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二字读“zhūyú”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也是形声字,属于植物类,从草字头等等。
另外,古诗中还有一些通假字也应及时向学生解释。如王维的《鹿柴》的“柴”字,也写作“砦”,同“寨”,读zhài,不读chái。另外,要让学生明白词不离句,对于诗中关键性的词,旧称“诗眼”,应作重点解释。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我给学生讲了“推敲”的故事,从而告诉学生:作者用这个字,曾经反复斟酌,几经推敲,先是用“到”,又改为“过”,又改为“满”,又改为“入”,又改为“满”,一连改了十几次才最后选定这个“绿”字。“绿”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使……变绿”的意思,形容春风吹过,大地回春,满眼春光,到处出现一片碧绿的颜色。“绿”字实在是用得再好不过了。如果用“到、过、入、满”等字,就无法 使人具体感觉到春的到来;而“绿字就不仅包含了“到、过、入、满”的意思,而且色彩艳丽,形象鲜明,发人联想,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三、析句并体会意境
古诗的特点就是凝炼,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同时又要求整齐押韵,还有种种格律规定。因此,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在古诗中比比皆是。所以要想理解诗句的意思,析句变得格外重要。
如孟浩然《春晓》中“处处闻啼鸟”的“啼鸟”就是“鸟啼”的倒装。卢纶的《塞下曲》中“林暗草惊风”,不是草驚动风,而是风惊动草等等。要使学生真正懂得语意,就需要扣住句中字词,并联系上下句子来理解;另外对于一些重点语句则应作深入分析,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后两句“春然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的春色美景,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色,而且成为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警句。它给人以无穷的联想:一切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真理,都是禁锢不了,封锁不了的。
四、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古诗以它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和状物抒情之美,最能激起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朗读也最有利于矫正孩子们许多语病和不良的发声习惯,从而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逻辑重音,把握韵尾,读出感情来。另外,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掌握变调的规律。如《游园不值》中“春然满园关不住”一句的“不”,因为在去声(住zhú)之前,所以应改读阳平bú,而题目的“不”和久不开中的“不”,均在非去声(值zhí)(开kāi)之前,仍读本调去声。
总之,古诗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奎聚街道奎聚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