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22任晓鑫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美术

任晓鑫

摘 要:学习美术方面的知识,需要有发散性的思考方式和无穷的想象空间,所以,小学的美术教授课程中作为授业人首当其冲的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带着他们一起学会观察,能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启迪孩子们的天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育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对小学生而言,在初次接触到并学习美术的认知阶段,无论是掌握新的知识还是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创造力,都在萌芽的阶段,教师不应该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原因,就对他们的能力持有否定的看法,尊重学生并激励学生奋进,教师主体学生主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参与话题,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发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兴趣。

一、创造优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通常在一个轻松的大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挥特长,相反,如果教学环境相对比比较嘈杂喧闹,就会对学生大脑的开发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为了正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在开始环节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合的空间教学,平易近人的相处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教师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阶段性进步,把握发展方向和进程,以利于教师发挥正确的指明灯作用,例如:在学习《贺卡制作》的课上,教师可以先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去想象,贺卡的主题和整体布局,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辅助,制作的原材料有布艺的、有纸质的,外形更是多种多样,有心形的,有星星状的等等,至于内容,就更是五花八门,学生们的思想天马行空,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在创造的思维方法上的进步,当然,还有需重视的一点,教师应当强化与学生两者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想法保持肯定的心态,为学生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步和入门。

二、巧妙利用工具,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学生在比较小的年龄阶段时,做事都稍微缺少耐性,因着爱玩的天性,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打断思维,他们自主的去发现美术方面的艺术和集中精神去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孩子们现阶段的特点实施教学方案,让学习效率逐步提高,小学的美术课堂,通常会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就像盖楼需要先打好地基一个道理,在这基础上,在学习到抽象的知识时,就方便学生对这些“难题”的理解,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变得立体,有真实感,从而便于学生吸纳,例如:在教学生画“小鱼”时,学生应当都见过鱼,在画时通常也只能想到日常所见的样子,教师可以在开始之前,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平台搜集到多种形态各式各样的鱼类,红色的、黄色的、吐气泡的、沉在海底的……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就会惊呼,哇,原来鱼有这么多面,很活灵活现,再去画画就会想象,脑海里记忆比较深的那一条鱼,它如果扭动身体游泳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和鱼群玩耍是什么样子的?这样自己的创作最终结果就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了,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此类教学工具为依据,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接触到广泛的作品和艺术情怀,整体的教学氛围也会轻松的结束,这极大程度上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兴趣,变得爱思考,爱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发展创新能力。

三、在实践中教学,让思维活跃起来

“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妨组织一些活动,生活处处都是艺术,在手操实践中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很多美术的魅力,从而促进新的思维模块形成,例如:在手工课《做泥人》时,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模具,即使观察不同的泥塑作品也不易产生联想,一节课下来可能都不会有完整的作品呈现,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班集体到专业制作手工艺品的地方熏陶,耳濡目染下,学生一开始被限制的想象力瞬间激发,再动手操作就会是截然不用的效果了,同时,教师还可以不定时举行一些比赛,激励学生乐于进步,在比赛中快速成长,还可以带学生户外探索,在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用画笔让所见所想展现到纸上,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对美术的喜爱之情,实践是乐趣的载体,也是进步的大跳板,教师也要告知家长,不要阻碍学生去发现新鲜事物,多看美好的景物,动态的、自然的东西,实现课本基础知识和抽象思维的双向发展。

四、采取兴趣导向教学,激发主动性

画画本身不分年龄,也没有国界限制,教师在教学指导中,不仅要将基本的绘画技巧融会贯通,也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不同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将符合学生年纪的心理特点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指导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去评论,这对日后的创作个人作品是十分有益的,教师需要对其兴趣进行引导,注重素质的培养,观察每一个学生对美术的理解程度,抓住感兴趣的重点,毕竟一个集体里总会有一些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这些差异,从不同的角度融入有关美术的教导方式,以此来增长学生的见识,多方面受益。兴趣的大门敞开的越大,学生在后期的创作中也就越有思路,创新通常是区分艺术大师和普通绘画爱好者的分界线,学生感到有兴趣并明白这一点之后,未来的美术素质能力发展将是无法预估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的授课中,带领学生开拓新的思维领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小学阶段的启蒙关乎后续的学习能力,小学美术在此过程中是不能缺席的,教师应对学生对一些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和急于矫正一些小错误,用平和的语气和心态传递给学生信息,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完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欣.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习(下),13,05:95.

[2]胡艳丽.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26:86.

[3]王秀梅.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