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论述

2018-01-22张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张勇

摘 要: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得以点燃激情,深刻体味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得以感悟文字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进而提升审美境界;得以在学习中活化语文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素养。基于此,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广大语文教育者的探索和努力。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也要恰当地选用朗读方法。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奉献出应有之力。

一、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由于大多数教育者过于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对阅读的信心。为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发课程资源,运用新颖的学习方式,实现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碰撞以及智慧交汇的动态过程。例如,《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通过讲述赞扬了科学家竺可桢认真的研究态度,并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只有借助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一位语文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带领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象,并进行空白处的补充;继而展开分组讨论和朗诵,不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切实体会主人公的研究态度。

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含义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积极互动的愉悦氛围;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引发学生的思考动力。在阅读实践中要活跃学生的思维,必要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通过反复的联系掌握高效的思维方法。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做到:在阅读中注重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神奇的克隆》这篇说明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富有科学性,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一位语文教师首先通过《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引出课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当学生认识到克隆是一把双刃剑之后,他继续加以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要求学生用“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的句型展开说话练习,这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后交流的机会,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恰当地选用朗读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朗读是不可或缺的。从根本上说,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朗读水平,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阐释文本,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文本,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和朗读目标。事实证明,在阅读实践中选用恰当的朗读方法指导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使他们生发出对文章的真挚情感。尤为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的讲解或朗读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学生必须通过言语实践才能有所收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條件,调动学生自身的因素,使他们掌握各种有效的朗读方法,切实起到锻炼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引导作用。例如,《长江之歌》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包括:通过恰当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对长江、对祖国的情感;通过引导学生吟诵和分析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语文教师的带领和点拨下,对文本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理解诗歌的具体内涵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对长江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一位语文教师首先借助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高声地朗读,谈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接着,语文教师通过点名朗读、有感情地朗诵、分组阅读、齐读、同桌互读、汇报朗读、指导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并读出对长江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最后,这位语文教师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长江有关的课内外诗词,要求学生吟诵,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深化对长江的情感。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保证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角色,也是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的人。在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方面,国家、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当重视起来,国家通过国培计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教师个人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其中,教师的自我培养是重点,教师自己必须要将不断学习提升作为职业生涯的目标,教师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够满足新时期阅读教学的需求,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五、注重阅读教学的实际运用

阅读能力的提高与阅读教学的实际运用密切相关,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受到文章的感染,培养美好的情感道德的价值观。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的实际运用,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阅读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积累的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写出来。譬如:教师布置学生与同学、教师、家长交流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等,通过微信、QQ、日记、微博、班级日记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只有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努力让学生多实践、多运用,不断养成勤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广大语文教育者的探索和努力。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也要恰当地选用朗读方法。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奉献出应有之力。

参考文献

[1]毕银桧.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21.

[2]唐芸.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77+80.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