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器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2018-01-22岳慧洁
岳慧洁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商丘 476100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因脑部血管发生突然破裂或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无法进入大脑而引发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其中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特别是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脑卒中偏瘫患者因运动神经元受到明显损害,运动系统受到高位神经中枢的控制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致使足下垂从而导致步态异常,在行走的过程中极易扭伤关节,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不佳,因此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治疗其足下垂并进行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的关键所在[2]。踝足矫形器及功能性电刺激均是预防及纠正脑卒中患者步态异常的重要手段,二者疗效均受到认可,然而二者在治疗时的优先选择仍然存在争议。该研究于2015年4月—2017年1月就踝足矫形器及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效果作如下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6~75岁,平均(61.14±4.71)岁;13例左侧脑损伤,12例右侧脑损伤。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5~75岁,平均(62.10±4.51)岁;14例左侧脑损伤,11例右侧脑损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功能性电刺激:患者实施矫正训练时佩戴GYKF-I步态训练仪;对照组使用传统固定式的踝足矫形器训练。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同规格的降血脂、降血压、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每日佩戴矫形器对颈前肌及腓总神经进行电刺激,30 min/次,5次/周,刺激时间为1个月,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屈曲下肢,于颈前肌肌腹处放置正极电极片,腓骨小头下方放置负极,将电源开启,对电极片的刺激强度及具体位置进行调整,调整为练习模式后对患者进行5 min练习刺激,后调整为步行模式,训练结束后关闭电源,将电极片摘下后对其位置进行记录方便下次训练。对照组每日佩戴传统固定式的踝足矫形器训练,30 min/次,5次/周,训练时间为1个月。
1.3 评价指标
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3]评定患者步行能力,分值评级0~5分:0分:无法独立行走;1分:需持续帮助并减轻负重可行走;2分:需协助保持平衡下行走;3分:可独立行走但需他人监护;4分:在平地上可独立行走,但其他地方需帮助;5分:任何环境下均可独立行走。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步行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步行功能比较[(x±s),分]
3 讨论
功能性电刺激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模式,该治疗模式是经低频脉冲电波刺激患者神经肌肉,在实施治疗时需预先对训练程序进行设置并放置于特定肌肉上进行刺激治疗,以帮助患者肌肉收缩能力提高,使得肌肉正常的运动模式被诱导形成,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患侧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的目的。目前已成为各类残疾的一种矫正及代偿治疗方式,式目前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下肢运动功能的主要治疗手段[4]。
该研究对观察组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踝足矫形器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步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步行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较使用踝足矫形器好。这是因为功能性电刺激使用的电刺激仪器为GYKF-I型,该仪器是由电极片、电机输出线、束带、支架及主机组成,可根据患者的行走膝关节活动情况(活动位置及速度)对装置自动启动,通过对患者的颈前肌神经及腓总神经深支直接刺激产生踝背曲的动作,帮助患者纠正步态异常情况[5]。实施功能性电刺激可帮助形成分离运动,改善患者的运动协调性,这是因为神经康复理论基础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情况,为患者实施丰富的训练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产生刺激并促进其发生变化,从而帮助患者修复脑损伤,达到重塑神经功能的目的,同时提高患者运动协调能力,增加其感受器的冲动传入,使得脑侧枝循环更好更快形成,帮助改善大脑皮质的可塑性,达到改善患者步行功能的目的[6]。
综上所述,功能性电刺激较踝足矫形器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功能的效果更显著,患者协调能力明显改善,且治疗周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