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除痹汤治疗急性痛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分析
2018-01-22王朋福
王朋福
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6
痛风多数和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代谢降低若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1]。急性痛风多数患者发作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征,通常为神色倦怠、身体不适以及关节疼痛感等,一些患者可能会合并高热、寒战、头痛、心慌与呕吐等症状,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大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等,白介素-1(IL-1)在致炎因子因子中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急性通风患者若得不到及时诊治,病情不断发展,关节残疾与肾功能不全等病症就有很大可能出现[2]。西药的长期应用会产生很多不度作用,该研究以清热除痹汤在急性通风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为论点,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诊的90例急性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满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湿热痹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6例,中位年龄(51.9±11.3)岁,此次急性发作病程(8.7±4.2)d;对照组中男40例,女5例,中位年龄(53.6±12.4)岁,此次急性发作病程(9.1±3.8)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90例患者均行常规处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为对患者进行一致化的健康教育,对其饮食方式进行科学指导,切忌酗酒与吸烟,不做超量负荷运动,并做好保暖。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指导患者口服依托考昔片。用法用量:120 mg/片,口服,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外加清热除痹方,实施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依托考昔片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清热除痹药方中成分与剂量如下。寻骨风30 g、青风藤30 g、穿破石30 g、苍术15 g、知母15 g等,1剂/d,加水煎熬成400 mL,分早晚分顿温服。7 d设置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炎症指标:WBC、ESR、CRP与IL-1;②安全性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编制。①临床治疗效果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常态化;显效:关节状况显著改善,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70%;有效:关节功能有一定好转,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30%;无效:关节功能情况没有显著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证候积分降低幅度低于;②炎症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数值]×100.00%。显效:治疗后检验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降低幅度大于35%;有效:治疗后检验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降低幅度20%~35%;无效:治疗后检验指标与治疗前降低幅度不足20% 。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其中痊愈21例(46.7%),显效18例(40.0%),有效4例(8.9%);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其中痊愈16例(35.6%),显效11例(24.4%),有效5例(11.1%),无效13例(28.9%)。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WBC、ESR、CRP与IL-1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沉(EA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及血白细胞(WBC)指标无显著差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WBC、ESR、CRP与IL-1水平对比(x±s)
白介素-1(IL-1)及血白细胞(WB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各项炎性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3 安全性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BUN 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胃肠不适症状,对照组有1例胃肠不适、1例皮疹,针对患者表征进行相应处理,症状均消失,没有对疗程造成显著影响。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他类严重恶性事件。
3 讨论
痛风具体是由血尿酸沉淀导致免疫反应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炎,尿酸在一定范畴内具备抗氧化能力,尿酸含量超标是通风衍生出来的重大诱因[3]。该病的出现和地理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胰岛素相关,缓解期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期以炎症反应为主[4]。炎症因子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发挥着纽带作用。
痛风列属于中医痹症范围。通过碑文的研究发现,清热除痹汤在急性通风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大幅度优化临床疗效[5]。例如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71.1%之间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这一中医学治疗方法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
[1]杨洪杰,蒋顺琬,苗峻.清热化瘀及清热益气化瘀中药浸渍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3):20-21.
[2]汪元,刘健,黄传兵,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15):1299-1302.
[3]李静,孙维峰,刘颖琬,王静,等.清热除痹方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8):750-753.
[4]吴江,徐业.针刺联合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4):717-719.
[5]杜明瑞,郭志忠,冯福海.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研究[J].中医研究,2015,28(8):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