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观察

2018-01-22张晓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硬化斑块

张晓晴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医院内科,宁夏中卫 755000

相关资料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冠心病有着莫大的关联,当下肢动脉IMT逐步增厚时,即标志着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1]。实践证明,在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中,可应用到辛伐他汀这一药物,该文作了相关探讨[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25例男,20例女,年龄50~70岁,均年龄(51.3±2.9)岁。 实验组:22 例男,23 例女,年龄 52~68岁,均年龄(51.8±3.5)岁。 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 方法

全部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和钙离子拮抗剂、ACEL药物和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西药治疗[3]。同时,常规组加服2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实验组加服2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4]。

1.3 检测指标

应用超声检测仪检测患者的足背和胫后、股浅A近心段和股总动脉,观察IMT和动脉内径是否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管腔内是否有斑块以及血管充盈的情况。当IMT>1.0 mm,内中膜光滑度不够,回声增强,任一节段的管腔内形成斑块时,视为病变。当IMT<1.0 mm,有足够的连续性以及光滑度,且血流充盈较好,可视为正常[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在给药之前,全部患者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之后,常规组IMT无显著变化,而实验组的IMT明显改善。对比治疗3个月、6个月之后的常规组和实验组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常规组:5例患者出现便秘,2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便秘,1例患者出现腹胀,1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硬化同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较好,可根据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对冠心病进行防治。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即血管壁IMT增厚,IMT增厚要比斑块的形成更早,其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进行反映。研究还表明,下肢粥样硬化同冠心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下肢血管动脉的硬化情况可预测冠心病发生发展。这是因为,作为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能够间接地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以及程度进行反映,了解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发生不能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炎症。近年来,新的一种炎症指标即GRP,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标志物极为敏感,极为重要。与此同时,GRP除了是一种炎症因子,还是反应炎症的标志物,可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进行有效预测。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时,GRP水平就会不断升高,而这样的情况预测着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

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当中,可应用到他汀类的药物,其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成得以延缓,甚至消退。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抗炎作用的机制和原理即: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有效控制炎性细胞聚集和趋化于斑块内,使损伤部位的炎症反映得以抑制,从而使动脉粥样的斑块形成得以稳定。

辛伐他汀由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以及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这一药物不仅能够减少细胞内的胆固醇,还可对细胞脂蛋白的受体活力进行反馈和调节,更好地清除血浆密度低的脂蛋白,从而降低密度低的脂蛋白水平。与此同时,辛伐他汀能够显著地使CRP降低,对内皮功能进行改善,有效预防形成动脉粥样斑块,针对现有的斑块,可强化稳定性。

在该次的研究当中,实施40 mg辛伐他汀的实验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之后,下肢动脉斑块的厚度明显变薄。这代表,当患者长期服用4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可使动脉硬块得以稳定,可对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发展程度起到延缓作用。同时,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代表,相比于服用20 mg剂量辛伐他汀的常规组,服用40 mg剂量辛伐他汀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中,有不同的疗效。且40 mg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地优于2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疗效,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和推广。

[1]高明杰,华扬,贾凌云,等.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颈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超声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10):1691-1698.

[2]刘珊,周翔海,胡萍,等.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12):989-994.

[3]季芳,罗美芳,李蕾,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2):86-89.

[4]周晨虹,徐丽丽,郝秀仙,等.外周血CD34+细胞自体移植促进老年动脉粥样性缺血肢体的血管新生: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3):1998-2002.

[5]孙静,武强,范春芝,等.超声对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12):2512-2517.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