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探讨

2018-01-22

法制博览 2018年16期
关键词:执法者情节严重罚金

孙 智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09部队,江苏 连云港 222043

通讯技术的日益完善明显的提升了人民的各方面指数,但是也正是由于信息化不断深入生活之中,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经意间处于危险之中。在很多通讯设备上的随手一点就会将信息泄露出去,为此大家都非常困恼。那么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刑法在保护个人信息上并不是十分完善,虽然近几年来顺应民意出台了很多政策,但由于不法分子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是有待完善。

一、我国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问题分析

(一)“个人信息”定义不明确

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个人信息的价值逐步显现出来,但是由于其包含范围广、包含内容较杂,因此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明确定义,究竟什么是“个人信息”,这在我国刑法中是显示正在制定中的。那么这种先天性的不足就导致了很多人的信息被侵犯时,执法者没有根据去判定是否在刑法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严重影响了我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脚步,削减了很多相关政策的力度。不少犯罪分子由于发现这个漏洞,一直走在法律边缘却得不到制裁,搅扰着很多公民的生活。

(二)刑法内容存在不明确性

刑法对于犯罪者具有惩戒作用,针对于犯罪者的犯罪原因、过程、手法以及认罪程度等都有相关刑罚规定。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飞速,犯罪分子花样百出,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中存在着很多不明确的内容。如:“违反国家规定”一词就没有下发明确定义,但这个抽象的名词是执法者判定的基础,只有掌握好标准才能更好的抨击犯罪者;再比如对于“情节严重”一词也没有约束文字去标明,虽然出台了相关通知去指引执法者如何分析,但是每个人的判定角度不同,各地司法有自己的“情节严重”准则并不利于法律的公平性。

(三)相关刑罚规定不完善

虽然我国刑法中有提到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时的刑罚处置,但是却并不完善,如:对于违法国家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群体,会根据情节判定其是有期徒刑、拘役还是上缴罚金等处罚。但是却没有详细说明怎样的犯罪情节处以多少的罚金,这很容易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执法者遵循的罚金标准不统一,影响法律的权威性。

二、我国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完善方法

为了使我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愈渐完善,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对“个人信息”进行范围界定

目前对于“个人信息”的定义,我国学者各有各的说法,因此较难确定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这并不是对此不管不顾的借口。如果无法进行详细定义,那么就换一个突破口,如对此做一个范围界定。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个人资料”三个名词区分开来,尽管三者相似但是其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个人资料一般为整理好的,用于对外使用的信息;个人隐私则是不想他人知晓,与公众利益不挂钩的信息;而个人信息的呈现形式就更多更杂了。而想要较好的让大众明白个人信息包含哪些内容,刑法可以对其进行范围界定,而不是等待一个明确的定义。

(二)补充刑法内的不明确内容

我国通讯行业发展迅速,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这就导致了犯罪分子手段的多变性,而我国关于个人信息的刑法本就不完善,先天性的不足加上快速变化的形态,很多内容不明确也在情理之中。针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个体总结群体行为规律的方式去完善,而相关人员也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去下发到执法者手里。在“违反国家规定”与“情节严重”内容不详细这一问题上,只有将:什么行为违反了国家规定,违反了国家什么规定和情节严重对应行为一一列举出来才能让执法者有依据可来,才能大大遏制住犯罪分子的触法行为。

(三)完善刑罚设置

刑罚的完善对于我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其树立权威与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对于罚金刑,虽然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有相关规定,但是表述并不明确,只标明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会被下发缴纳罚金的处罚,但是没有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去设置缴纳多少罚金,如果单凭执法者自身去判断很容易出现受贿、徇私等行为,因此在罚金的金额设置上需要再度完善。比如:规定A犯罪行为需缴纳A罚金,B犯罪行为需缴纳B罚金,如果某行为高于A但还没有达到B的犯罪等级就要明确缴纳C罚金,如此详细的罚金制度才有利于统一其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个人信息在刑法保护过程中存在较多实际问题,包括:“个人信息”定义模糊、刑法内容存在不明确性、相关刑罚规定不完善这三点问题,针对这些,笔者总结可通过对“个人信息”进行范围界定,而不是明确其定义、对刑法内的不详细内容进行补充,可通过对个体的研究总结群体规律、完善刑罚设置,对于需要处罚罚金的犯罪行为进行详细规定这三点解决方法。目前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程度正在不断加强,相信以后的个人信息会越来越安全。

[1]李霞.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47-49.

[2]李怀胜.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思路[J].中国信息安全,2017(01):102-104.

猜你喜欢

执法者情节严重罚金
高空抛物罪中“情节严重”的量化适用研究——以万有引力为逻辑起点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罚金刑之二律背反困境及其出路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理解与适用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案的审查批捕要点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环境执法者如何做到尽职免责?
江南春破财2100万
法治理念和道德观念对执法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