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8-01-22汪秀丽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酶原纤溶尿激酶

王 娟 荣 阳 汪秀丽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3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辽宁 辽阳 111000;4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超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是目前对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但世界范围内的溶栓率仍偏低,溶栓治疗受很多因素影响。循证医学证实,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早期(4.5 h内)静脉溶栓安全有效,溶栓效果优于UK,但尿激酶因价格低廉在本院仍作为主要的溶栓药物[1]。本组回顾性分析15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静脉溶栓的15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入选标准:①年龄20~80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质;②发病2~6 h内;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分以上;④血压180/110 mm Hg以下;⑤CT未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已排除颅内出血;⑥患者14 d内未做过大手术或创伤,7 d内未做过动脉穿刺,无活动性内出血;⑦女性非月经期;⑧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50例脑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男70例,女80例;年龄45~80岁(另有2例85岁男性患者,因家属强烈要求溶栓治疗,发病3 h给予尿激酶80万U静脉溶栓),平均62.3岁;前循环梗死104例(包括心源性脑梗死20例),后循环梗死46例。合并高血压病128例,糖尿病50例,血脂异常42例,房颤20例,心动过缓12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4例。

1.2 治疗方法:溶栓前急查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全套,头颅CT排外出血,按照尿激酶(UK)早期静脉溶栓专家共识,在6 h内使用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尿激酶(赛溶)80万~150万U,平均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在30 min内静脉滴注。溶栓过程中心电监护,严格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和血压急骤升高情况以及神经系统变化情况。溶栓24 h后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者常规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1.3 疗效观察:用药前、用药后2 h、24 h、7 d、21 d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3]。

1.4 疗效判定:根据NIHSS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神经功能改善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疗效判定包括:痊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神经功能改善率在100%,提示痊愈;在91%~99%,提示基本痊愈;在46%~90%,提示显著进步;在18%~45%,提示进步,在-17%~17%,提示无变化;神经功能改善率在-17%以下,提示恶化。总有效率为(痊愈例数+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本组150例,痊愈(完全康复)6例,年龄在55岁以下,发病2.5~3 h内。基本痊愈16例,未遗留后遗症,年龄45~60岁,发病4.5 h内。显著进步84例,遗留肢体麻木或轻度力弱,不影响日常生活,年龄46~70岁,发病5 h内。进步40例,遗留言语障碍、肢体活动不灵,年龄50~75岁,时间窗为3~5.5 h。无变化4例,年龄72岁、75岁,发病4.5 h内,均为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有心肺功能不全病史。无恶化病例。溶栓总有效率为97.3%。溶栓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无继发脑出血病例,也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病例。有10例脑栓塞患者梗死灶内微渗血,未特殊处理自行吸收。有2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再发脑卒中。

3 讨 论

脑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获得理想的疗效,必须设法在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之前,尽早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溶栓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公认的挽救缺血脑组织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Meta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发病6 h内采用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4]。静脉溶栓常用药物为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由于rt-PA价格昂贵,本院临床常用UK静脉溶栓。尿激酶是健康人新鲜尿中提取的一种活性蛋白质,无抗原性,价廉物美,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不仅在血栓外发挥血栓表面纤溶作用,而且可渗透血栓内激活纤溶酶原,起到血栓内纤溶作用,从而使闭塞的血管再通。UK静脉滴注30min后纤溶效应明显,2 h后纤溶系统恢复正常状态[5-6]。

本组资料显示,尿激酶80万~150万U,平均100万U,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150例脑梗死疗效显著,溶栓总有效率为97.3%。另有2例85例的男性患者,因家属积极,发病3 h给予80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24 h后构音不良由中度变为轻度,肢体肌力由2级恢复4级,复查CT无出血倾向。说明UK作为急性脑梗死(发病6 h内)的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而且<4.5 h接受溶栓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5~6 h者。“时间就是大脑”的说法充分说明了治疗时间窗的重要性。尿激酶静脉溶栓给药方便、迅速,要求的技术设备简单,治疗前按照溶栓治疗筛选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溶栓过程中,心电监护严格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和血压急骤升高情况以及神经系统变化情况,易于开展,费用较低,患者也容易接受[7]。

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但目前临床应用不广泛,主要因为患者就诊时间晚错过溶栓时间窗。应加大对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溶栓意识。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如果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证,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8]。

猜你喜欢

酶原纤溶尿激酶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及意义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