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黄痢的诊治体会

2018-01-22陈正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黄痢血清型灌服

陈正萍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730699)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以腹泻和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本病在我国比较多的猪场都有发生,是危害仔猪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1 发病情况

靖远县某猪场,饲养母猪218头,2017年5月18日前后,生产仔53窝,生产仔5~36h发生黄痢竟达11窝,共96头。

2 临床诊断 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病猪排黄色稀粪,后拉半透明的黄色液体,有腥臭味,严重时肛门松弛,排粪失禁,粪水污染尾巴、会阴、臀部和四肢等。病仔猪衰弱,常见昏睡。捕捉时尖叫,由肛门流出黄色稀粪。仔猪发病后被毛粗乱无光,皮肤松弛,常站立不动,走起路来摇晃,最终常因 脱水、消瘦体力不支而倒地死亡。

3 治疗方法

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

3.1 西药治疗 方1:给予病猪氟苯尼考注射液0.4ml/千克,48小时用药一次,连用两次;方2:给予病猪痢菌净注射液2-4ml/千克,每日1到2次,同时给予土霉素和氟哌酸粉剂灌服,连用4天。

3.2 中药治疗 处方:白头翁9 g、黄柏6 g、黄连3 g、秦皮9 g,煎汤内服,每天2次,每次每头灌服相当于生药6g的药液。

同时,对病猪加强管理,尽早开奶,保持温度恒定,防治母猪踩踏。

经过综合治疗后,结果患黄痢仔猪死亡28头,痊愈68头。

4 体会

4.1 发病特点:该病是一种血清型的溶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腹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均高,7日龄以后仔猪发病较少。往往因1头发病,传染数头至整群。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4.2 做好产期护理,是预防仔猪黄痢的重要措施,必须予以重视。

4.3 中兽药治疗:除了前面介绍的1个处方外,下面再介绍2个,供选用。

处方1:白头翁、炒诃子、车前子、穿心莲、马齿苋、金银花各30g,白术、黄芪、吴茱萸各15g,黄芩20g。水煎白纱布漏过,早晚各服1次,滤渣再煎熬一次连渣给母猪服;处方2:厚朴30g、郁李仁30g、银花10g、大青叶20g、枳实40g、大黄40g、麻仁30g,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15~20min即可,第一遍煎完后,应煎出药液约100ml,将煎得的药液倒出备用,然后再往药渣中加入开水,以同样的方法煎第二次,两次煎得的药液混合约为200mL,每头乳猪灌服10~15mL,每天 1次,连用3天。

4.4 仔猪黄痢药物治疗问题探讨。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根据O、K抗原和H抗原的组合不同,可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到目前为止已确定大肠杆菌O抗原有171种,K抗原有103种,H抗原56种,而且每种血清型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这是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滥用抗生素,因此,在用药之前,最好做药敏试验,选择药效好的药物。用药时遵循以下原则:①药物的穿叉使用;②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③第1次用药视情况加量。分离培养该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作灭活苗,产前1月首免,2周后加强免疫,也可能是控制该病的一个良好措施。

4.5 引起仔猪黄痢的原因很多,在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坚持以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治疗时对发病仔猪和母猪采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在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方面,中草药以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之优势与抗菌药相媲美,而且疗效可靠。

猜你喜欢

黄痢血清型灌服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