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西市安定区引种粗茎秦艽理化成分分析

2018-01-22董生健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秦艽安定区定西市

高 娜,董生健

(1.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药学部,甘肃 定西 743000;2.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校,甘肃 临洮 730500;3.临洮农科教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甘肃 临洮 730500)

粗茎秦艽 (Gentiana crassicaulisDuthie ex Burk.)为药典收录的中药“秦艽”四种基原植物之一,以根入药,有祛风湿、止痹痛、清湿热的功效,是一种名贵中药材[1]。甘肃产粗茎秦艽主要分布于甘南、定西、临夏等地[2,3],因需求过大,近年来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为保护该药用植物资源,笔者在定西市安定区选择试点引种粗茎秦艽,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所载的测定方法,对药材中水分、浸出物、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以期为粗茎秦艽在该地区的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DHG-9053A型台式恒温鼓风干燥箱;AUW220D型电子分析天平;SRJX-4-13D型箱式高温电阻炉。

1.2 实验材料

粗茎秦艽样品采自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地处定西市安定区),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景明教授鉴定为龙胆科植物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Duthie ex Burk.)。供试品粉碎后过2号筛,混合均匀。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4]

2.1.1 水分含量测定(烘干法)

取供试品约5g,平铺于恒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于100~105℃干燥5h后,移至干燥器冷却30min,精密称定。于上述温度再干燥1h,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2.1.2 浸出物含量测定(热浸法)

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75%乙醇100mL,称定重量,静置1h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放冷后称定重量,用75%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恒重的蒸发皿中,于105℃干燥3h,冷却后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2.1.3 总灰分含量测定

取供试品约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2.1.4 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

取2.1.3法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min,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2.2 测定结果

按2015版药典规定方法,对采自定西市安定区试种点的粗茎秦艽样品进行水分、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理化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为:水分含量8.44%,低于药典规定的9.0%;醇浸出物含量35.26%,高于药典规定的24.0%;总灰分含5.56%,低于药典规定的8.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2.42%,低于药典规定的3.0%,故试种点所产粗茎秦艽中理化成分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

3 讨论

甘肃省定西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而试种点安定区海拔为1898.7米,年均气温6.3℃,无霜期141天,为野生中药材驯化栽植提供了较好的生境。笔者在该地区开展粗茎秦艽引种研究工作,效果良好,成活率高达92.0%。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测定方法,对试种点的粗茎秦艽药材进行了浸出物、水分等理化成分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药材中理化成分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初步确定该地区可作为大规模种植粗茎秦艽的适宜地区。

参考文献:

[1]曾羽,陈兴福,邹元锋,等.鲁甸粗茎秦艽最适采收期初探[J].中药材中国中药杂质,2014,39(14):2635-2639.

[2]聂燕琼,李海彦,孙娜,等.粗茎秦艽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5):37-40.

[3]李玉萍,漆燕玲,赵伟,等.甘肃野生秦艽分布及生境特点[J].甘肃农业科技,2007,(8):33-3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秦艽安定区定西市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原继斌作品精选
青海正品小秦艽与代用品管花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风湿痛喝秦艽粥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秦艽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