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研究

2018-01-21高源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山东省内部控制

高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国际化的加速,我国的上市公司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我国企业面临的对手也从本国国内企业转变为国际公司,而后者往往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和更加健全的内控制度,而这就代表着更高的效率,导致我国企业在面对国际竞争时竞争力较低,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过随着近年来企业管理者思维的进步,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善,不过仍然与国外更加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存在差距。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些许拙见,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东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山东省的上市公司大都集中在于化工、机械、矿业等传统产业,鲜少有新兴行业。其管理思想固化,对人力资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文化建设不够,缺少识别和应对特殊风险的机制,识别和应对风险的意识不强。且国有企业管理层思想较为落后,民营企业因为成本原因导致内控建设不完善。自2010年4月份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来,我国的内部控制标准慢慢走向了统一。但由于各企业对内部控制关注时间尚短,且紧缺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各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都尚未完善,且有所疏漏。而内部控制又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故对山东省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略作讨论。

一、山东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有效内控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企业建立稳定的环境,使企业避免因不必要的干扰而阻碍自身发展,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不过目前山东省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与国际尚有差距,而且管理层出于各种原因而不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问题要先从根源谈起,而山东省目前内控情况不容乐观的根源便是各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此方面都有欠缺之处。首先,国营企业虽然有一定的内部控制,但是多以反贪污反腐败为主,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庞大,更加难以转变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而且通常会伴随着“大企业病”,管理层结构臃肿,指手画脚的人多,踏实做事的人少。按理说管理层结构臃肿,可以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然而因为国企的特性,导致管理层效率低下,反而更加影响内部控制的施行。与国营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大多比较精简,管理层人数较少,因为投资人希望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而一个生产型企业最好削减的便是管理层的数量。因此,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民营企业在所有者和投资者的影响下,往往不会将资源向内部控制倾斜,导致内部控制结构不健全。而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管理者不重视,导致内控执行力差强人意,在一段时间后便会给管理者内控无用的错觉,从而更加忽视内控甚至取缔,陷入一个死循环。而且大量管理者的思想不先进,认为内控就是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性的行为,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是制衡自己管理权的行为,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作茧自缚的愚蠢举措,从而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而内控监督更是无从谈起。

(二)内部控制方式落后

随着时代进步,计算机在会计这个古老的行业中也渐渐的体现出它的重要之处,而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也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软件。在这一方面,许多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引进电子化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然而仍存在些许问题,计算机使企业可以大量使用数据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且处理过程更为严谨,但是大量的原始数据仍需要会计人员手工录入,此时便出现了人工失误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其他的会计工作发生相应的错误。而如果企业决策用的数据从录入开始就有错误,那么随着信息处理的进程错误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蝴蝶效应”,最终在决策时发生重大失误,对企业造成损失。

而我国目前的内控软件功能并不强大,结构也不能适应每个企业自身的情况,而且相比较为成熟的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内部控制软件仍然需要一定发展。在会计方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统一、标准的会计准则,但是对于内部控制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理论支持,这对内部控制软件的开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导致其通用性的下降,而多数企业因为成本和时间的考虑会选择购买通用软件而不是专门合作定制,这就导致软件不能完美适配企业情况,进一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有些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然而却不能有效执行。其中主要原因有三条:

第一、制度本身不合理,可操作性较低,照搬国外模式而不适应企业自身结构,甚至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的过于理想化。这些都是制度自身的问题,需要管理者重新考虑。

第二、許多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对于内控的执行情况既没有奖励措施,也没有惩罚措施,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内存在感极低,不论是绩效考核还是内部通报都没有内部控制的份,久而久之便没有员工了解内部控制,也没有管理层考虑内部控制。这种情况下内控工作缺乏支持,内控制度缺少执行力,各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使内部控制难以进行下去。

第三、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了解,不知道内部控制为何物,而不知道内控目标,工作时就会产生偏差。例如,业务部门的主要目标是提升销售额,而内部控制部门则对应收应付进行管理希望企业有较宽裕的现金流,从而规避风险。但是由于业务部门对内控没有了解,便不会考虑现金流的问题,不能做到合理规划款项账期,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此时,业务部门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可能会放宽付款政策,延长账期,而内部控制部门则会考虑到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和资金链是否断裂,在没有合适的业务时反而希望能积压小部分存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因为两者目标不同,而导致决策截然相反,为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内耗。

二、加强山东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转变管理者思维

因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特性,导致其取得的成果无法直观的体现,故而被管理者忽视,然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平稳的环境,规避风险,保护企业资产。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所带给企业的价值是间接性的,它通过辅助的方式为企业提高效益、增加企业价值。故管理者需转变思维,给予内部控制相关的重视。

(二)改变企业管理模式

山东省内多数企业仍然使用着较为落后的内部控制方法,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低下。要想改变此问题,则需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以及国内先进企业的思想,将企业运营向现代化、智能化、全球化演变,我国的一些先进企业例如中兴电子在此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完成了企业管理模式的蜕变,将企业的经营模式向国际接轨,通过财务云等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山东省内上市公司也应该将计算机软件应用到成本管理、存货管理、人才储备等方面去,同时将简单重复的劳动向人力成本廉价区转移,仅留下含有较多技术含量的工作进行处理。

(三)加强基层员工内控意识

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夠顺利进行,企业应加强在公司内部的内控宣传,让基层员工了解何为内控,一来使员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二来可以使员工可以更好的理解内控并按照它的标准工作。山东省内企业,多数基层员工没有内控意识,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执行,而且由于脱离基层实际情况,制度的制定会理想化,最终导致企业的内控制度变为一纸空文。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国际化与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内部控制在一个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山东省内上市公司的思维转变较慢,对于内部控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除少数公司外,多数企业在此方面需要加强。希望内部控制可以得到企业的重视并加以完善改进。

参考文献:

[1]付斌.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不足及完善[J].财会学习,2018(10).

[2]刘艳.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8(10).

[3]李桓.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17).

[4]汤小芳.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3.

[5]陈珩昱.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山东省内部控制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