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究

2018-01-21李凯宾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5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乡村振兴战略

李凯宾

摘要: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主要困境是农村人才及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大国小农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针对以上困境,文章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积极引入市场要素,农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对接,户籍制度改进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等视角努力摸索走出发展困境的道路。期望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究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农民一直是党领导下的主力军。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后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学习苏联农业帮扶工业模式,农民在工业体系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廉价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九大召开将乡村振兴战略列入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模块。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带动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一)有助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让所有中国人生活至少达到小康水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于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山村、落后农村地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政策让乡村地区优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助于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

党的十九大定下目标,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体人民迈出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如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别仍然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农村经济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农业农村发展困境

(一)农村人才及青壮劳动力的流失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然突出。第二、三产业集聚在城市,由此所带来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如:交通、水電、通信、教育、医疗、养老、消费等普遍优越于农村。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就业机会,稳定的社会保障等综合因素是产生城镇对农村人才、青壮劳动力虹吸效应的根本原因。

农家子女一部分通过上学、当兵的方式最终能在城镇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从而定居于城镇。一部分通过经商、城里务工等方式在城镇买房安家。无论是哪种方式实现“跳农门”的人,都会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此类人群就是农村人才外流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从贫困状态跃升为世界第二。GDP从1978年的3678.7亿到2017年的82.71万亿人民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中可谓是关键因素,其中廉价劳动力立下了汗马功劳。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推动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农民增收渠道较少,进城务工便是大部分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其中,流出农村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从而选择到城市打拼。农村优秀人才及青壮劳动力被不断地被吸到城市,人才与劳动力的流失使农村发展缺少了支撑,从而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二)“大国小农”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

我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美国为23.19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77亩,美国为7.272亩。“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农情,尽管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仍有约6亿人口。我国农业耕地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在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足十亩的背景下,很难做到土地成片连方,大规模科技、农业机械作业。规模效应尚未形成,人力成本较高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上的短板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现代化企业经营模式,从业人口过多,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综合因素造成农民收入低,增收渠道受限。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索

(一)政府搭建基础环境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设对应水平的基础设施。在交通方面,至少要做到公路的四通八达以及公交车的普及。水利方面做到自来水的供应,耕地所需水利设施做到自动化、效益化。通信、电力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农村居民的使用便捷化。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应以城市为榜样,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比如:鼓励乡村教师、医生职业的发展,农村绿化落实到位,做到整洁卫生。政府筑巢引凤,鼓励农村招商引资,将二、三产业融入到农村发展体系。一方面为农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提升生活层次。

2. 政策引导市场要素流向农村,激发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进的市场要素起着重要作用。但中国的工业化,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发生在城市,乡村的相关建设比较落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乡村优先发展地位,推动城市更好的反哺农村。可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政策导向,促进资本、企业、科技人才、金融体系等市场要素流入乡村。激发乡村活力,结合自身特点保证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做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缩小城乡间经济水平差距。

3.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基层党政干部、种粮大户、农村经商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作为农村劳动力的中坚力量应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政策培训。鼓励各村基层干部、有为乡贤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探索出具有本村特色的农村农业现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希望,是能力较强的一类群体。应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配套政策切实落地,鼓励其主动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农学学科相关专业,可有针对性培养其市場思维。如:开设相关商科课程,让其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市场意识,从而更好的推动现代农业的建设。

(二)因地制宜,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去年十九大上提到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项土地制度改革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经营权可自由流转,便给农业的现代化规模经营创造了可能。目前状况是家庭承包经营形不成规模效应。土地经营权可以流转,引进资本、金融制度、企业经营模式等市场要素便可以培育新型规模化农场。各村结合自身土地规模、资金现状、农民耕种意愿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化农场。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经营,由此盈余出的劳动力可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 因地制宜走适合本村的特色路线

各村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找到自身优点后集中发展,走符合村庄特色的振兴路线。例如:四川眉山产业的发展。以“产业集中、企业入园、集群发展”思路,加强泡菜加工产业集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东坡泡菜”品牌。经过多年发展,眉山市成为四川泡菜的主产地,也成为中国的“泡菜城”。成功原因主要有建立35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带动15万户农民种植蔬菜,政策支持、资金整合,及科技产业和品牌建设。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以泡菜为核心的观光旅游业,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眉山就是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振兴道路。乡村带头人员应积极、主动去全国典型村庄实地调研、学习。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

1. 探索取消户籍制度方法

建国初期,为服务于国家建设工业体系的大局,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条例》。此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此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工业化体系的完整建立。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生活转好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二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此阶段国家放松了户籍制度。当前,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差别主要体现在社保体系、教育、就业机会、公共服务方面。现行的城市与农村二元户口背后资源的差距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努力促进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取消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方法。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更好的促进城乡融合。

2. 发挥乡村特色,与城市实现互补发展

与城市相比,乡村有着自身的优势,如:环境优美,交通状况良好,生活安逸。乡村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打造科技元素十足的新兴旅游、休闲产业。高标准建设,打造绿色、干净、舒适的休闲环境。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让在城里忙碌一周的上班族能在周末、节假日可以到乡村得到舒适的放松,为其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也可带动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做到城乡之间产业互补,各取所需,促进城乡间融合发展。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首次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如此重要的发展地位。政府政策,市场要素,社会各方力量都应积极投身于此农业农村发展历史大机遇。政策搭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人才、科技等市场要素涌入农村。乡村中坚力量应积极探索符合国情、村情的特色现代化道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深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可以保证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并且为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瞿长福.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J].农村经营管理,2018(02).

[2]姜德波.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2).

[3]陈炎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7(12).

[4]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12).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路径探究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中职学校推行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究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