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8-01-21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6期
关键词:盆腔炎抗生素疼痛

陈 巍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2)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1],将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月经正常、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女性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也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并配合精心护理,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56例,年龄23~45岁,平均(34.1±2.3)岁;其中子宫内膜炎25例,输卵管炎4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7例,盆腔腹膜炎83例。

2 治疗方法

2.1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抗生素控制疗效不佳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持续存在及严重破裂者。

2.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盆腔炎的重要手段,包括抗生素药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经过恰当的抗生素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疾病能彻底治愈[2]。中药治疗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给予银翘解毒汤等。特色技术给予中药溻渍、雷火灸、中药灌肠、药熨法等,药熨法温度保持在60~70℃,不宜过高,以免灼伤。

2.3护理方法

(1)疼痛护理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药物,分散患者注意力,给予精神疗法缓解疼痛。②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针刺或穴位注射止痛。

(2)饮食护理①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多食含丰富纤维素、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酸涩、生冷、寒凉之品。②气滞血瘀者宜选用行气活血功效的饮食,宜清淡[3],食疗方可选用桃仁生地粥;忌食易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3)病情观察①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有无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②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及阴道分泌物,如有阴道分泌物则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状。③若有腹膜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④伴有泌尿系统感染者,观察其有无尿急、尿频、尿痛的症状,出现异常需及时上报。

(4)心理护理①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②本病治疗时间长,需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及与家属的配合,及时疏导患者和家属的急躁情绪,让其了解本病的特点。③针对患者忧思、恐惧、沮丧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4],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④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坚持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5)健康指导①病房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慎起居,避寒湿。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劳伤,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③养成良好的经期卫生习惯,保持外阴、内裤等清洁,提倡淋浴。④注意保暖,避免腹部、腰部及足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经前、经期不涉冷水。⑤积极治疗慢性阑尾炎、结肠炎等疾病,盆腔炎急性发作时需及时彻底治疗。

(6)出院指导①患者出院后应戒烟酒、饮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摄入,禁食高脂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②禁止经期性生活,经期禁止使用不洁卫生用品。③注意性生活的卫生,性伴侣要固定,减少性传播疾病。④没有生育要求时注意避孕,减少人工流产及宫腔内手术操作。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来医院就诊。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5]。基本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显著改善,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1/3~2/3;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3.2满意度调查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统计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例数。

3.3结果15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25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效果良好。护理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120例,满意32例,不满意4例。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症状有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会伴有发热或泌尿系统症状。慢性盆腔炎缠绵难愈,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多不便,由于其易导致不孕,使患者情志不畅,进而影响肝脏功能,使气血失调加重病情。临床上西医治疗本病主要应用抗生素,但由于本病器官的特殊性极易出现耐药菌株,临床效果不佳。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辅以中药溻渍、雷火灸、中药灌肠和药熨法等方式,可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6]。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治疗疾病,同时优良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质量。

目前,护理模式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过渡为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措施的实施都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特点,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如疼痛护理、饮食干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出院指导等,可以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改变她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本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疼痛,给予合适的疼痛护理,可增加患者治疗的舒适感,缓解其产生的焦虑感,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由于本病的特殊性,临床症状不能及时发现,所以在护理时,要经常询问患者出现的症状,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因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因此在护理时要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并进行调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患者可以掌握关于疾病的健康知识和日常护理方法,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另外患者在掌握疾病的致病原因后,可有效避免引起疾病的相关因素,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此外患者了解患病后正确的治疗方法,可避免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出院时给予指导,可帮助患者掌握术后保健知识,指导其出院后积极观察病情,并防止复发。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较好,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较高,恢复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盆腔炎抗生素疼痛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