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式与舌侧集中全口义齿修复重度牙槽嵴吸收的对比研究
2018-01-21温利霞
温利霞
(辽宁省抚顺市口腔病防治院修复科,辽宁 抚顺11300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50例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5例。观察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74.57±1.44)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74.60±1.50)岁。两组患者的资料相比较,无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自愿签订同意书;②口腔唾液分泌正常;③牙列缺损时间超过3年。剔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②精神系统疾病;③中途退出者;④肿瘤;⑤语言障碍。
1.3 方法:根据患者颌弓形状,选择无牙颌托盘,二次印模法制作印膜。应用藻酸盐、石膏制作初步印膜,应用光固化树脂制作其他托盘,制取二次印膜,确保垂直和水平关系。技工上架,用树脂基托。对照组:解剖式;观察组:舌向集中型;在上颌牙应用超过30°解剖式压,上颌后牙舌尖咬住下颌后牙中心,调整上颌后,牙颊尖舌斜面,减少牙颊接触,下颌牙选取半解剖式后牙,前牙常规排列,后牙按照弧度进行调节,热压注塑加工制作全口义齿。操作均有同一医师和技师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义齿咀嚼能力:对照组:修复2个月(0.55±0.06)分;修复6个月(0.64±0.07)分;观察组:修复2个月(0.69±0.08)分;修复6个月(0.72±0.08)分;观察组治疗后治疗后义齿咀嚼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前牙、后牙下牙槽骨吸收情况:对照组:修复2个月前牙区(1.80±0.55)mm,后牙区(2.32±0.56);修复6个月前牙区(0.62±0.78)mm,后牙区(0.66±0.79);观察组:修复2个月前牙区(1.21±0.56)mm;后牙区(2.02±0.62)mm;修复6个月前牙区(0.17±0.43)mm,后牙区(0.38±0.40);观察组治疗后2、6个月前牙、后牙下牙槽骨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修复属于临床中新型的治疗方案,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治疗效果理想。此修复方法可让牙尖斜度下降,降低牙槽嵴压力,缓解基牙传导对支持组织的压力,改善牙脊吸收[4]。还可有效提高牙齿稳定性与咀嚼能力,排除对牙齿感染,提高牙齿稳定性。
此次研究中:应用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修复在义齿咀嚼能力、义齿咬能力、治疗后前牙、后牙下牙槽骨吸收情况均优于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这更加表明了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修复优势性,利于让患者更加舒适,而且稳定以及咀嚼效果理想,降低牙槽骨吸收,提升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