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疗效
2018-01-21武艳
武 艳
(辽宁省铁岭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多发且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疼痛、月经异常、不孕、痛经等为主要症状,同时盆腔组织可能广泛粘连,进而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现对本次研究的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治疗与开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本次分析的62例样本数据均选自2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包括3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为(38.56±4.11)岁;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为(37.84±3.988)岁。统计学软件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予以开腹常规手术治疗,麻醉之后将患者囊壁后卵巢组织剔除。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剥除术,予以全身诱导麻醉,在肚脐上缘行一切口,穿入气腹针,建设人工气腹,保持腔内压力,同时于患者脐下行切口,插入腹腔镜镜头,观察盆腔粘连以及囊肿大小的情况,对囊肿区域进行定位,予以精细腹腔镜操作,将囊肿剥离,剥离中满足娴熟、轻柔的原则,防止损伤大血管导致止血困难以及术野模糊,剥离中合理应用电凝止血。穿刺囊肿血管区域,抽出患者体内巧克力样液体,完成之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随后将腹腔气体排空,缝合手术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预防性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疼痛症状均消失,且停药后3个月内不复发判定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且停药后患者偶然出现疼痛判定为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症状变化不显著,疼痛明显判定为无效。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选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收治的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采取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采取t检验,当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参照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4.19%显著低于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χ2=6.3690,P=0.0116)。
2.2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2.35±5.21)mL,手术时间(63.24±5.21)min,住院时间(5.11±0.32)d,术后下床时间(3.68±0.24)d;参照组术中出血量(172.54±6.34)mL,手术时间(85.69±5.54)min,住院时间(7.21±0.21)d,术后下床时间(5.01±0.38)d,参照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指标对比实验组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t=74.7631,16.4361,30.5478,16.4761,P<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在卵巢上内膜组织发生异位,在组织学上这种异位内膜不但存在内膜腺体,也围绕着内膜间质,且随着环境月经周期的不断变化,形成少量月经,在被附近组织包绕之后引发囊肿[2]。目前临床研究中还没有获得该疾病的准确发病机制,有资料显示该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3]。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不孕、疼痛、盆腔包块以及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4],现今手术治疗是处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基本措施,包括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以及开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在妇科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5]。
笔者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证实: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效果。
综合以上结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术效果更具优势,可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