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2018-01-20孙雪婷
孙雪婷
摘要: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是中国高等教育院校教学与教研的中流砥柱,其思想政治工作深切关联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与发展。目前,在开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进程中的观念与方法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实施基于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186-02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这些重要文件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教研的生力军,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拥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受到了极大侵蚀与腐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教育观正在悄然改变。当下,享乐主义人生态度不断影响和侵蚀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加之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冲突,青年教师遭遇着意识形态困惑和理想信念失落的危机。高校在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轻过程、重结果,未经深入研究就急于下结论、找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摆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舒缓压力的高效手段——心理疏导的运用;学校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学校环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对青年教师产生最直接、持久的影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建设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如校园硬件建设相对的落后、校园环境恶劣,缺乏人文关怀;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升职、评教、结婚、购房、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现实问题,工作生活的双重重任下身心疲惫,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激励他们的精神与体力的同时,又面临着高校的激励机制陈旧、激励手段单一的现状,目前采用的激励机制没有意识到高校青年教师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差异,不能满足青年教师的真正需求。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始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它关注个体的独特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心理疏导,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常是指醫生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或手段,帮助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对患者进行疏通引导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的心理疏导是通过倾听、沟通、关怀等形式,充分考虑其自身的心理接受能力和承受状况,将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结合起来,促进认知体系、理想信念的改变或强化,消除不良影响,引导其朝着某一目标和方向发展前进。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满足高校青年教师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高校青年教师时代特点鲜明,思想敏锐活跃,善于独立思考,渴望求知成才,个体差异明显,审美追求各不相同,更加注重各有特色地塑造自己,由于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成长背景与生活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生活和工作的不同阶段其需求是富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紧紧抓住了高校青年教师需求多样性这一重要因素,满足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合理需求,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的合理性需求差异,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不同方式向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不同层次的关怀与帮助,既包括物质关怀又包括精神慰藉,具有充足的发展性与广泛的适应性。
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满足高校青年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成就感较强,富于自尊自信,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甚至会出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直接的物质救援提供客观条件建立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改善自我实现的客观条件。从细微处着手,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改善自我实现的主观条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在人生迷茫、价值观受到冲击时及时摆正他们的思想方向,化解自我实现的矛盾,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推动自我实现。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满足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需要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间,社会结构、思想政治内容、经济体制都在不断加以调整,在这期间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新问题层出不穷。所以,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完善内容体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充分关注个体差异,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以往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大多是灌输式,要求讲奉献、顾大局,忽视了个体差异性。但随着社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难以用单纯的说理教育进行,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之一,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理解人,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扰,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
因为校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充分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诉求,以人为本,营造人本的校园工作氛围。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于校园建设的始终,体现独特的人文底蕴,例如校园的布局绿化等要体现艺术性、和谐性。尊重、相信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成果。切实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动青年教师的主体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豪感。树立“以人为本,育人為先”的观念,科学化管理,细节化服务高校青年教师,以学校的人文关怀传递感染每一位高校青年教师。
(二)创新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包含着探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人文思想是高校激励机制实现的理论基础,高校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人,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尊重个人的需要,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引导高校激励机制的人文关怀发挥重要作用是关键的一步。高校应当从青年教师的需要出发,正确认识青年教师的本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制定和完善高校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将青年教师的个人价值放置在高校激励机制的轨道上,重视青年教师的合理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教研的成果和工作性质。重视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形成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构建体系完善、内容丰富的激励体制。在制定激励机制时首先关注青年教师物质层面的需求,其次将精神激励手段采纳进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某种情况下精神激励的效果远远超过物质层面的激励。由于不同的青年教师具有不一样的需求,高校应遵循青年教师所处的具体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相结合。在激励机制运行期间,应当确保激励机制的透明性和稳定性,一方面,如果以暗箱操作等方式进行激励,不但达不到激励青年教师的目的,反而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激励机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障碍。另一方面,如若频繁地更换激励条例和内容,会极大损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破环激励机制的稳定性,降低激励作用。所以高校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应保障激励机制的稳定性,使激励产生正面的效果。
(三)践行多种人本关怀和心理疏导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要让高校青年教师认同和接受所传播的思想理念,更要将这些理念转化为个人品格,要让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去感悟、升华所传播的人文关怀理念,这种转变必须借助教育实践活动。由于高校青年教师遭受着教学、教研和生活的压力,缺乏适宜的活动放松身心,长此以往,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发展尤为不利。所以,一方面学校的党组织、团组织、各学院应定期举办一些舒缓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的特色人文活动,如趣味运动会、观影活动、摄影展等。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大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源于医学、心理学的范畴,实践路径离不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所以学校应建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化解心理难题,使高校青年教师集中注意力在工作当中。学校应做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增强高校吸引力和凝聚力。
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高校青年教师是国家培养社会接班人的桥梁和纽带,要紧紧围绕高校青年教师的职责来谋划改革,不掩饰问题,不讳疾忌医,对症下药。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激励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劲、持久的青春动力。
参考文献:
[1]杨鑫铨.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走向: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体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2]南占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21):166-167.
[3]赵显宁.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探析[J].高教探索,2017(20):165-167.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