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跟岗实习案例分析

2018-01-20汪海燕余勇

现代交际 2018年22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

汪海燕 余勇

摘要:通过分析某高职院校学生跟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对学生、学校、企业、家庭提出建议,以期改善学生实习状态,提高实习质量。

关键词:学生 跟岗实习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022-02

作为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响应教育部对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号召,跟岗实习是教学必要环节。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工作状态和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的相应岗位,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实际辅助工作,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1]然而,现代学徒制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跟岗实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跟岗实习的质量,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

一、案例介绍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印刷专业49名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安排他们大二上学期到校企合作A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岗实习。学校老师全程带领,企业为每位学生选择了导师,实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岗位实习交替进行,学生到专业相关岗位轮岗学习,且有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有:问题一,学生在A企业报到当天,带领老师告诉全体学生他们是现代学徒制班,大二下学期还有为期2个月的跟岗实习,学生有抵触情绪,学生说“这学期的实习我们接受,下学期的实习坚决不去”。问题二,学校老师及领导到A企业给学生做心理疏导和答疑解惑时,全体学生极力抵触现代学徒制,其实抵触的不是现代学徒制教学,而是大二下学期的实习。问题三,实习期间出现4位同学旷工现象。问题四,实习期间学生玩手机现象严重。问题五,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不高。

2018年5月至6月,安排印刷专业49名学生(与上为同批学生)大二下学期到校企合作B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岗实习,实习主要由企业安排,实习带领老师每周去了解学生实习情况。鉴于大二上学期的实习状况及学生想法,在安排去企业跟岗实习前给学生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安抚他们内心,转变学生观念。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有:问题一,个别学生猜想,他们认为学校安排他们去实习,企业会给学校钱。问题二,个别学生为了不实习,给教育厅打电话投诉学校,歪曲事实;在微博乱发信息,企图造大声势;说谎声称自己有病。问题三,企业安排学生加班,新的上班模式出现时,学生不能适应。

二、案例分析与措施

案例中出现诸多表面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实习计划不明确

学生以为只有大二上学期有实习;以为实习时间安排可以朝九晚五;当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心的“以为”不符时,他们不能及时转变想法接受,学生会大胆地把内心的想法通过其他形式表达出来,但表达方式有待商榷。也就是说,当事与愿违时,他们不懂得调整心态,不能克服内心障碍,总是采取抵触的应对方式,以期改变现状。

对应措施:实习计划安排应提前详细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事实,减少猜想。实习前开展培训,使学生了解各实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应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时能用合理的方式解决。

(二)学生的思想意识有待改观

当学生实习中有旷工、玩手机、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出现时,带领教师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很多学生去实习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认为实习只是干些最底层的事情,学不到什么东西,津贴少,只是为公司提供廉价劳动力;从学生到职员角色的转变不适应;同样的事情让他们重复做时,产生反感心理。

应对措施:实习前对学生思想方面进行引导。实习是在校学习的延续和升华,是对专业知识的丰富和补充,是对新环境和新角色适应能力的加强,学习职场人际关系的经营。引导学生专心踏实做事,从小事做起,切勿好高骛远,不要过分追求福利待遇,学会观察和思考,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主动积极性,在实习中尽快适应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总之,作为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实习质量有待提高

到同一个企业实习的人数太多,企业不能提供相应的岗位,导致部分学生没事做;企业为了追求效率和利润,安排学生加班、倒班;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流水手工线或体力活居多。这种情况会磨灭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对实习企业印象不好,毕业后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实习的企业工作。

应对措施:企业提前与学校沟通实习岗位、人数、岗位对学生的要求等情况;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安排实习人数;通过简单面试的方式,使学生和岗(下转第21页)(上接第22页)位最佳匹配;企业给学生安排导师,带领学生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大家庭”。

三、案例反思

跟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源于学生、家庭、学校、企业四方面。如何将学生、家庭、学校和企业四方的信息进行融合,使之处于平衡点,值得深思。对于学生来说,实习前对企业多了解,不要对跟岗实习过高期望;摆正学习工作态度,面对简单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敷衍了事,面对辛苦的工作,学会激励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加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条件能力;遇到困难,不要逃避,及时和老师沟通,用合理的方法解决。对于家庭来说,现在的学生很少吃苦,家庭不要过于宠溺孩子,多支持学校的工作,让孩子多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积极主动性,正确引导孩子的三观。对于学校来说,实习前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确定实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德育和技能培养并重;通过跟岗实习,找到企业参与合作的兴趣点,让企业自愿加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方向和定位。[2]对于企业来说,可从实习生中挖掘企业所需的人才,作为公司储备员工来培养;给学生安排会管理且懂技术的员工作为指导老师;适当给学生安排培训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尽快从学生转变成职员。随着对实习的实施和深入研究,跟岗实习逐渐趋于成熟,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家庭、学校、企业四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2016-04-18].

[2]张志鹏,張沙.跟岗实训与工匠精神培养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文存阅刊,2017(18):2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特意和故意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