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同课异构课例中语音教学的策略

2018-01-20赵晓霞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规则

赵晓霞

摘 要: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应该让学生接触、理解、实践、体验和运用拼读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

关键词:同课异构;拼读;规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语言知识分给标准二级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并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开心版英语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单元增设了语音板块,即Sounds and words。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初步掌握相关的拼读知识要领。

本文将通过对比和分析四年级下册U 7的Sounds and words 的语音教学的两节同课异构课,探讨小学英语语音板块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以主题为引领,追求情境创设的完整性

为了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两位教师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和构思教学主线,奇妙地将各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以下是对两位教师教学设计片段的评析。

[教师A:]

通过Phonics歌引出字母的名和音的区别。从游戏引出明星队长邓超,原来邓超跟儿子在小迷宫里做“捉迷藏”游戏,希望同学们帮忙闯关。

第1关:认识字母i的音

学生以it,in,is的读音,自主归纳出字母i 的基础发音为[i]。然后把i 跟不同字母进行组合、拼读,从而学会词汇的拼读发音规则。

第2关:学会发现i-e组合单词及组合的发音

引导学生从原文标题中的Five nice mice发现规律,自主归纳现象_i_e。出示原文,让学生通过规律寻找_i_e组合单词。利用小视频,让学生发现_i_e组合的发音为[ai]。

第3关:学会拼读_i_e组合单词

利用老虎机进行字母切换,初步感知拼读单词的过程。利用撕名牌游戏进一步巩固拼读技巧,从而实现见词能读。

第4关:学会区分i和_i_e的发音

把含有i和_i_e的单词,无规律地放在骨牌里面。利用游戏,让学生快速正确地进行拼读。

[教师B:]

上课伊始,教师用两首身体字母歌引入课堂教学。这两首歌提供了两条线索,引导学生猜测。

线索1: name, sound, shape 同根不同形

第一首歌开始,教师以B,[b],加身体动作的形式展现了21个辅音字母的名、音、形。

线索2: a meets the magic e (_a_e), [ei] [ei] [ei]...

第二首歌,教师以一首自创的chant呈现了开音节的发音规律。朗朗上口的歌谣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的发音规则有了初步的感知。

接下来以揭笑面游戏自然地导入了_a_e的发音规则。孩子们通过歌谣的提示,在下一个投篮游戏中,自然地归纳出_o_e的发音规则。此时,教师提出_i_e的发音。孩子们顺理成章地用发音规则读出_i_e单词。

[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需要激活已有的认知,建构新的知识,并将新知识迁移到情境中。教师A创设了闯关的主题情境;教师B利用歌谣的线索,贯穿了整节课。两位教师创设的情境都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起到了异曲同工之效。

二、以探究為方式,提升归纳规则的自主性

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断增强,教师可以给学生去发现、归纳规则或结构的机会。(程晓堂、刘兆义,2008)

[教师A]

用直观显示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归纳现象_i_e。出示原文,让学生通过所归纳的规律学会发现_i_e组合的单词。

[教师B]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发现规律,自创歌谣,很好地呈现了规律。

[分析]

两位教师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语音的意义和用法,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推测、发现、探究并自主归纳出本课的语音规则。

三、以游戏为手段,兼顾操练的趣味性

学习语音并不是让学生死记语音发音规则,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

[教师A]

先利用当红节目的效应,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接着,用迷宫、闯关和集拼图,把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然后用撕名牌和老虎机游戏来操练和实践。原本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有可能产生疲劳感。但在游戏中,学生要在游戏中获得答案,便对下一个知识点充满了期待。

[教师B]

设计了一个card game游戏。这个卡历就像平常的日历一样,能前后翻页,每个卡历同一平面有4张卡纸。教师B利用这个卡历,实施了好几个训练游戏,以此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操练和运用知识。

[分析]

两位教师都能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设计趣味性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体验和内化语法知识。从形式上看,两位教师都能兼顾活动的趣味性;从层次上看,两位教师又都循序渐进地实践了知识。

四、以生活为桥梁,提升语音运用的综合性

学习语音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语音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真实的生活情境。要通过词语、句子到文章的综合阅读活动来提升技能,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A]

在凑齐4关拼图之后,等等现身了。原来他想成为一位消防员。在这个场景里,学生和老师一起来试着拼读陌生的含有_i_e的单词。跟着插图,学生很顺利地了解和领会了有关理想的小故事。借助这一系列的学与练,学生学会了从见词能读到听音能写。

[教师B]

在原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小老鼠想去哪,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出题看图听音续故事,学生也做到了听音能写。

[分析]

语音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让学生体会其意义。教师B通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让语言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A通过动手、动脑和动口,赋予机械单调的拼读练习以浓厚的生活乐趣,塑造了其善于竞争的乐观精神。

从这两节同课异构的课例中看到,两位教师都能为学生创设运用语音拼读的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兼顾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规则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搜索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