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思考

2018-01-20成志兴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新课改小学

成志兴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学习的成效。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这门课程就显得更为重要。可能之前的小学教育主心骨放在了学习效率与效果上,但在新课改之后,教育的重心逐渐转向品德教育,使品德与社会教学这门课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文化课之前,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精神上更能影响孩子的未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自从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或多或少也发生了变化。不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是教学机制,均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小学教育是孩子逐渐走上人生正轨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样的人生转折点,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的教育方式或重心,甚至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孩子的三观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这门课程一定要精心制订教学计划,下面来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优势。

一、目前小学的教学理念

1.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现状

傳统的教学方式无非是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教师在讲台上讲得不亦乐乎,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沉沉。全靠教师讲解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新兴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的不再是书上的重点、知识点;而是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时间变得生动有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输出者,而是知识的指引者,指引着学生自己去探索、挖掘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共同完成有趣且高效率的课堂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所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2.教育机制现状

目前小学教师整体来说师资力量弱小,教学用具缺少等硬件或软件设备的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或是教师缺乏新课改后的培训,使得教师所掌握的理论或知识不能很好地传递给学生。这个时候学校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密度,及时发现问题,且上级部门应紧密联系,及时召开讨论会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其次,也要及时增加硬件设施的匹配,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配合新兴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再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试的划重点,背诵知识点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以课本的学习为基础,对应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感触与体验。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非书面上的作业,例如:通过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去敬老院陪伴老人使学生体会到亲情的重要等。这样亲自体会到的感受要比书面上的句子更能感悟深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家长与教师的互相配合

1.鼓励家长积极配合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学会说话的这段时间完全是由家长陪伴的,所以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学校作为良好的教育场所,其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上的教育。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品德的教育。俗话说:‘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而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与家庭的结合,每位同学家庭环境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家长要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结合,对学生的教育引起重视。教师将学生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家长,而家长也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引导孩子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生活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全新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与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引领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有所收获。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讨论需要学习研究的教材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必学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增加必备的生活常识,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真实感与实用感。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方面都有重要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之后,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这门课程的要求较之前更加严格了,不再只是局限于书面上的知识,更反对纸上谈兵,转而开始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对小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新课改下的小学与社会教育传承之前的教育精华,也增添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式教育来改善学生枯燥无味的课堂。在继承与发扬旧课程标准与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增加学生的生活历练,不只是做书呆子,培养有人情味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当今社会教育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郑宏凤.新课改下的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5):21-22.

[2]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8.

[3]黄剑辉.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5(11):45-46.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新课改小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