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初探

2018-01-20何绍国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何绍国

摘 要:为了解决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机械接受、学习效率不高的现状,运用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加强合作与交流、提供操作的平台、鼓励多种算法等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有效学习;深度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算法多样化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探索追求高效课堂的捷径,高效课堂与学生的深度思考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过多讲解,致使学生没有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呆坐着在教师的强迫下听讲,并没有进行深度思考,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怎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大家共勉:

一、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深度学习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加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合作交流是多向性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机会,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对整数大小的比较已有充分的认识,但鉴于分数的抽象性,学生比较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

师:既然同学们对分数有了一些认识,你们观察黑板上罗列的一些分数(教师在黑板上罗列分子相同、分母相同、分子分母都不同三种不同的分数混在一起若干个),能否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集中汇报如下:

生A:我们小组认为可以把分子相同的分数分为一类,分母相同的分数分为一类,还有一类是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总共三类。

生B:我们组也是这样分为三类。

其他组都赞同这种分法。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把分数分为这样的三类。那么,你知道这三种类型的分数怎样比较其大小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并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二、提供操作的平台,促进深度学习

动手操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小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后期的培养,很难通过具体的形象思维理解数学知识。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格外关注动手操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将会启发学生的思維,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直观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并为后阶段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对整除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对于“为什么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是怎么得到的,以及本节课的难点——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这些问题的理解,学生是有难度的。教学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蚕豆作为教具。操作一:8粒蚕豆平均分成两堆,每堆有几粒蚕豆?学生很快得到结果:每堆有4粒。操作二:9粒蚕豆平均分成两堆,每堆有几粒?学生在操作一的基础上很快就完成,但对剩下的1粒不知如何是好。我追问:出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异口同声:还多1粒蚕豆。我问:多的1粒怎么办呢?还能继续往下分吗?为什么?多名学生都说出了不能再分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讲解:多的1粒在数学上叫做余数,可以用算式9÷2=4(粒)…1(粒)来表示。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豁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体验到余数的由来,并且还发现问题,这就是深度学习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三、鼓励多种算法,促进深度学习

“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教学可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如教学“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时,教师出示树上有小鸟的情境图,以孩子们熟悉的情景引入教学内容:树上原来有9只小鸟,飞走了5只小鸟,现在还剩下几只小鸟?孩子们已经学过一位数的减法,很快就列出算式:9-5=4(只)。随后改变情境图:树上原来有12只小鸟,飞走了5只,现在还剩几只小鸟?谁会列式?板书:12-5=?小组内展开讨论,然后集中交流。学生发言积极,得到了多种答案。生1:如果是10只小鸟,飞走5只,就还剩5只。现在是12只小鸟,比10多了2只小鸟,所以答案是7只小鸟。根据学生回答,我在黑板上板书10-5=5,5+2=7。生2:如果原来有12只小鸟,先飞走2只,还剩10只,再飞走3只,还剩7只。我追问:你是把小鸟分成两次来飞吗?能再说一遍是怎么分的吗?生2:把5分成2和3。我趁势板书:12-2=10,10-3=7。生3:也可以一只一只地飞走,从12倒着数,11、10、9、8、7。孩子们的思维在碰撞,并在不同方法指导下进行着独立思考,这就到达了深度学习的目的。

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习数学,鼓励多样化的算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深度学习的需要,更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宋士凤.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研究初探[J].新课程(上),2017(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