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踏“学”无痕 润“教”有迹

2018-01-20潘建芬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潘建芬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中,方式方法通常比较陈旧死板,过程单一,在当今现代这个教育环境中已经明显地不适用,只有更多地发挥“潜移默化,顺其自然,自由生长”的内化作用,让学生在无痕的意境中和谐生长,在无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把学生的一切塑造得伏贴、自然、温润,让“无痕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焕发无限魅力、无限可能。

关键词:无痕教育;不露声色;长而不宰;春风化雨

把教育的真实意图和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就是“无痕教育”。反省我们过去的数学课,往往反复强调刻板的灌输、理智的说教,不让师生、生生互动,缺乏激情,对教育的目标达成真是收效甚微。那如何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体现“无痕”呢?下面就无痕理念谈谈笔者的粗浅想法。

一、在不知不觉中开啟探索之旅

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我们的学习,是无痕教育一直在追寻的基本境界。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吃透教材,把所教的内容通过教材编排横向对比、纵向联系,通过复习导入或者有效情境创设,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的开始像呼吸一样自然无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时,新课伊始,我通过对学校定制课桌椅这个情境,让学生直接观察直尺,说出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厘米,追问:如果这个长度要用米作单位,可以怎么表示,这样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说出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7分米是■米,接着让学生回答出还可以怎么表示呢,引出三年级学过的一位小数。

通过这样接地气的生活情境,不知不觉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不知不觉中再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从而不知不觉中无痕地将学生引向新知的边缘,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提供一种思考方向,这种“无痕”的教学导入诠释着具有一种充满张力、富有活力的教育方式。

二、在不露声色中激活思维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效的数学学习必然是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无痕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巧妙地借助直观手段,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也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东西,在不露声色中激活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不露痕迹中获得新知。

如,在苏教版“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测量椅子面的长和宽,发现不能再用米尺的分米刻度作为单位,引发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不得不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然后我就马上追问:现在每一小格长度是多少?并让学生读一读。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对照米尺图试着把椅子面长43厘米和宽31厘米,改写成米做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帮助学生把对0.01的认识拓展至其他两位小数。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米尺上任意找1个长度,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它是多少米,让学生丰富了对两位小数的认识。

以上这一段教学过程片段,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米尺图,在直观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建立一根纽带,铺设一条道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直观的形象思维到间接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从而在不露声色中激活学生的思考,在层层递进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在长而不宰中掌握知识技能

在这里长而不宰的意思是导引万物而不主宰。那么在教学上亦可以如此,引导学生而不去主宰他。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既是在教师导引下的意义建构过程,也是在自我实现需求发展的自主建构过程。在无痕教育视野下,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体现为: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成为学生长而不宰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探索三位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大胆想象一下,在小数的世界里,是不是只有一位小数?并让学生在没有讲解的基础上说说三位小数的特点以及它的意义。有了之前对两位小数的意义深入认识,学生已经基本会抽象概况出三位小数的意义。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作为学生的主宰,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无意识地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技能,在这种“不露痕迹”的指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淡墨无痕中发展学生的思想。

四、在春风化雨中激发学习兴趣

无痕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享受老师全身心服务的过程,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舞的眼神,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经历应是充实快乐的,这样的教学过程,似雪落春泥,孕育和滋润着生命充满着激情和活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下,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平等,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尊重,更让他们体会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教育拳拳之心。虽然无痕,却有着无法预测的惊人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无言处看云起。这真可谓是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啊。

一言以蔽之,从数学无痕教育的理念出发,通过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之旅,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长而不宰的状态下不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激发创新,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积极的心理基础,将对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改兰.设问引发思考 让学习悄然发生:感悟徐斌的“无痕教育”[J].小学教学设计,2017(26):25.

[2]聚焦核心素养 相约绍兴之春:“徐斌与无痕教育”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J].小学教学设计,2017(8):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