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情境体验式唱歌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8-01-20叶婧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曲谱牧场小节

叶婧

【背景】

在课堂中如何用“情境的体验”来呼吁学生对音乐感受的情感,从而达到喜爱音乐、理解音乐呢?在此,结合许老师《牧场上的家》一课,引入其中的几个片段,谈谈对于情境体验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片段一】

在导入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部分。

师:牧场的小主人给大家发来了邀请函,热情地邀请大家去他的牧场做客,还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架音乐飞机。不过这飞机票弄乱了,我们一起来帮他理一下。这个音乐飞机还挺特别的,到处都和音乐有关。

出示曲谱:

3/4 ■│■ 1 2 3 - ■ ■ 4 4 4 - 4 4 5 1 - 1 ■ 1 2 -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唱,自己的哼唱给曲谱加小节线。)

师:这有个3/4拍号,那是提醒我们把这些音按每小节三拍分,现在请你们来挥一挥三拍子的指挥图式,看看怎么个分法,该在哪里画上小节线。

(当最后一个小节出现只有两拍时,教师讲解不完全小节。)

师:咦?这最后一个小节只有两拍。还有一拍呢?哦,我们去找找,原来这个调皮的5跑到驾驶室去了,想当飞行员。

出示曲谱:

■■■ 1 2│3 - ■│■ 4 4│4 - 4 4│5 - 1│1 ■ 1│2 -

(紧接着师生练习弱起小节的演唱。)

我的感悟:游戏情境,让“节奏”体验别具情趣

在平常课中,我们也经常会让学生去感受一首歌曲的节拍,但通常的做法无非几种,其一,直接询问学生歌曲有几拍;其二,让学生跟着歌曲自己打节拍来分辨;再有就是会运用一些打击乐器等辅助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同时我们又会面临一些困惑:方法的单一可能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从而无法引起共鸣。那么怎样让学生对这种节拍节奏的感知进入深層次的体验呢?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飞机票”乱了这样的一个游戏场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旋律的哼唱,并示意老师画出小节线来确定节拍,而在最后教师的一个点拨“调皮的5跑到驾驶室去了,想当飞行员?”这一形象的语言,将“弱起小节”的认识以生动的方式向学生悄然传递。这样的情境创设,摆脱了往常做法的一些弊端,充分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其不自觉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从而让这种节拍节奏的体验显得更为有情趣。

【片段二】

在学唱歌曲曲谱部分。

教师先深情地范唱曲谱,然后学生视唱曲谱。学生在视唱时,两句出现了混淆。

(教师范唱旋律一)

师:你们听,这里像不像我们的飞机在空中遇到了气流啊!

(教师范唱旋律二)

师:咦?这里怎么和刚开始的飞行路线不一样了,怎么降下来了?哦,原来是到达目的地了,飞机降落了。你们也赶紧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唱两句旋律,对比、感受意境。)

师:现在,我们位置也排好了,飞行员训练也很成功,路线也清楚了,准备出发吧!

(学生完整地唱曲谱。)

我的感悟:比拟想象,让“歌唱”体验沉淀于心

在唱歌教学中,当我们遇到难点,或者在对学生歌唱的声音、技能技巧的教学时,如何能颇有成效地去启发和引导,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预设了学生对两条旋律容易混淆的问题,将第一条旋律比喻成“我们的飞机在空中遇到了气流”,而把第二条旋律比喻成“到达目的地了,飞机降落了”,这种比拟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旋律线条的想象。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想象体验。这样的过程,不仅是让难点能够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就将旋律深深印入脑海。由此可见,形象的比拟,能够将旋律形象化、生动化。

【片段三】

在最后的歌曲处理部分。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测试一下我们之间的默契指数怎么样。看老师的手势演唱歌曲,仔细感受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观察老师是根据什么而变的。

(学生看教师指挥演唱歌曲。)

师:没想到,我们之间竟能配合得这么好。这让我突然产生一个灵感,我想请你们用歌声演绎牧场三部曲。

师介绍牧场三部曲并稍做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声音的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来演绎)

我的感悟:场景创设,让情感体验完美升华

歌唱情感怎样激发,这应该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以问题的方式开始引导:“应该以怎样的心情来唱?”“速度应该怎么样?”“你觉得怎样表现歌曲的情感比较适合?”然而这样的一问一答常常不能引起学生对歌曲表达的欲望,反而让课堂陷入僵局。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有创意地设计了三个牧场的场景,第一部,晨曦中的牧场;第二部,欢乐的牧场;第三部,黄昏的牧场。并且出示了不同的场景所需要表达的速度、情绪。这样一来同一首作品就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歌声来演绎,无疑扩充了其情感表达的可能性。在学生唱歌表现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同一首作品可以因为速度、情绪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尾声】

情境的体验对于唱歌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对歌曲体验和二度创作的热情。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中都能深入音乐中去,教师先行体验并创设生动趣味的情境、意境,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拥有走入音乐的“心境”,并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那么这就是一次智慧的设计,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场动感的体验……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曲谱牧场小节
天虚我生《春声馆曲谱》初探——兼论新旧知识与近代出版背景下的昆曲曲谱公共化
曲谱
快把我哥带走
论明清曲谱中“昆板”的悄然出现
海上牧场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叮当牧场
海的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