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科学课堂模式探究

2018-01-20胡雪佳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生活化探究

胡雪佳

摘 要:通过对科学课堂的探索研究,结合课堂经验,发现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既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又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课堂;探究

好奇是人的天性,正所谓“齐而察,细察而生疑,疑遂思,冥思而深究”。尤其对于小学生,想要充分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就要设法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中,笔者主张创设让学生倍感亲切和熟悉的“生活化”科学课堂,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中快乐探究;让“学”和“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且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知识,创新和实践同步进行,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能指导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一、科学源于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融于生活的教学,才具有活力。科学的本质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只有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中探究科学问题,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亲切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体会到探究带来的乐趣。

1.教学材料“生活化”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而能否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因素在于探究材料的选取。脱离学生日常生活的探究材料显得神秘而又陌生,刚开始学生可能会有一时的新鲜感,但远离生活实际的特点会让它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最终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疏远科学。因此,只有贴近实际生活的探究材料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中,在做“搅拌对溶解快慢是否有影响”的实验探究时,用玻璃棒搅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摔碎,且玻璃棒在生活中不易找到,会让学生觉得科学离他们很远。笔者选择用筷子代替玻璃棒,其搅拌效果相同,而筷子却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更贴近实际生活,也更安全。这样,学生会感到科学就在身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又如在做“谁流得更快一些”的实验时,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好食用油、洗洁精和水三种容易从身边获得的材料。先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再设计实验验证究竟谁流得更快一些。对于这个实验,学生表现出很大的探究热情,以至于“热情过盛”,纷纷嚷嚷着“我回家后要探究酱油和醋谁流得快”“我要让牛奶和水之间也展开一场比赛”等。这样科学课堂就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中,让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身边,而且探究欲望更胜。

2.课堂导入“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促进对生活的再思考、再学习。

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笔者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导入:

“在寒冷而干燥的冬天,你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时,经常会有什么感觉?”

“有种被电击的感觉。”

“晚上睡觉脱下毛衣时,会听到什么声音吗?”

“听到了啪啪的响声。”“关了灯脱毛衣还能看到闪现的小火花。”同学们争先恐后,迫切地想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神情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

如此熟悉的生活情景一呈现,学生就会回想起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瞬间就兴奋、活跃起来了。兴趣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究中学生必定会投以饱满的热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方向转变。在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下掌握的知识,也才是最牢固的。

3.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教师只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科学其实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规律,学生才会有探究的热情与动力。

在“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进行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猜测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

“昨天老师在家想重新摆放一下书柜的位置,可是我遇到了困难,书柜太重了,怎么也推不动。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在不搬救兵的情况下推动书柜吗?”

“可以把里面的书取出来一些。”“先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这样推动书柜就轻而易举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這个办法可行。那这个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减轻书柜的重量。”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答道。

“书柜重量减小,推起来就会变轻松,看来是什么力减小了呢?”

“书柜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同学们猜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能与什么有关?”

“物体的重量。”

这么贴近生活的科学问题,这么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境,正是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面探究物体轻重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在让学生猜测溶解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昨天小红告诉我她想喝杯糖水,为此老师特意带来了一杯水和一颗糖,你能帮她想个办法尽快地喝到一杯香甜的糖水吗?”“把糖放到水里用筷子搅一搅。”“把糖碾碎了放入水中再搅拌会更快些吧!”“我觉得把水换成热水会更快些。”学生兴致十足,活力四射,并且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也兴趣盎然。

将日常生活作为科学课堂的延伸,让学生感受周围处处蕴藏着科学,提高学生亲近科学的热情,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合理地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情境中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地参与科学探究,体现其学习科学的主体地位。

二、科学回归生活

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指导生活。科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引导他们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最终成就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我们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真谛所在。

1.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与生活是紧密结合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思维去分析现象,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愿意留心,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同时提高学生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以致用的喜悦。

如在拔河比赛中,有取胜技巧吗?拔河比赛取胜的关键在于摩擦力的大小,而根据探究结果学生已经认识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摩擦力的大小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后,学生都能想出这样两种方法:选重一些的同学去参加比赛;比赛时穿底面粗糙一些的鞋子。同时,学生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鞋底面积大一些,是不是产生的摩擦力也能大一些呢?参赛者力气的大小对胜负是否也有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究,并在探究中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如学习完气体的热胀冷缩之后,笔者提问学生:“今天我和李老师一起打乒乓球时,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让乒乓球恢复原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到了可以用热水烫一下,并且纷纷表示要把瘪了的乒乓球带回家“实践”。实践后的成就感让学生神采飞扬,兴奋不已。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利于其探究能力的发展。

2.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

“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不仅能拓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和探究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如在研究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之后,了解了其中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在平时使用自行车时该如何爱护它们,并且试着处理一些简单的自行车故障。同时,让他们记录下护理自行车的心得体会以及关于自行车设计的创新性想法,整理成科学小论文,分享探究的乐趣。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做些生活中的小探究,例如:用4毫升水能煮熟鸡蛋吗?往热水壶里倒水,根据声音就能判断水量的高低吗?为什么锅铲、汤勺等炊具的手柄大部分都是木制的呢?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是灌满更保温还是不灌满更保温呢?把鸡蛋壳放进醋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冬天窗户上会结冰花,你知道冰花是在屋子内侧还是外侧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多探索科学的体验,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发现,做创新小发明,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科学,科学也在生活中处处体现,这需要我们亲自去探究,用心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用心去观察生活的每一个小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碰撞在一起的那份喜悦,从而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生活化”的课堂里,既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又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感受到科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可见,这样“生活化”的课堂对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基础和生活体验巧妙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化”课堂,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诸葛进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张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8):2-3.

[4]江秀林.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下),2012(11):1-2.

[5]姜扣兵.探究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1):2.

[6]范淡祥.關于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4):16.

[7]何志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生活化的实践思考[J].文理导航,2016(10z).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生活化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