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中提升 循序中渐进

2018-01-20吴文知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符号习作文章

吴文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还指出要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品互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见解。”因此增强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意识,提升他们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可是一种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文能力的显现更不是立竿见影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以求循序渐进,不断提升。

一、激发兴趣,提高认识

对任何事情而言,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已经习惯于看被老师精批细改过的作文,习惯于看老师给自己的作文定了多少分,对自己参与评、改作文兴趣缺乏。这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需要做老师的从旁引导、助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信心,让他们认识到“我也可以做个小老师”“我通过努力还可以帮助自己帮助别人修改作文,我很能干”。信心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乐意参与,是激发兴趣的第一步。

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认清自主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一篇完整的习作应该包括写作和修改两个部分,缺一不可,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修改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对比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让学生去自己体会习作修改的重要性。第二,给学生讲一讲名人名家修改作文的故事,像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像王安石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反复修改十余次;贾岛“推敲”的由来……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典故,一定会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二、授之以渔,循序渐进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修改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步骤和方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在一次次的修改实践中去体验、去练习,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升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很多学生不是不想修改他们的作文,而是拿到一篇作文之后根本无从下手,他们看不到文章中存在哪些毛病,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不知道如何去修改这篇作文才能让它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学生学习修改作文初始,必须有个模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点亮学生的慧眼,让学生从中学到修改作文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借助电教设备实物投影,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摩老师示范性的修改过程。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增、删、改、调、换、批,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修改习作的完整过程,并逐步参与其中的“诊治”。当他们明白了这些“病症”的修改缘由,积累了修改经验,也就基本拥有了一双能自我发现作文中常见毛病的“慧眼”。

学习修改。首先学会修改符号的使用。规范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是修改作文的前提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之前,需要对修改符号的运用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多次的训练中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修改符号。因此,老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先让学生认识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比如删、补、调、换,然后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修改实践中做到理解每个修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修改作文,要从基本的字、词、句入手,老师就可以选择一篇有典型性的习作,从中选取部分语句段落,并用红色标记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给学生进行修改示范。当学生掌握了运用符号修改文章的方法后,再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去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对学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感受到修改习作带来的成就感。

其次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掌握修改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作能力的提升还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当学生领悟了修改要点,实现从病症“旁观者”向操刀的“治疗者”的转变,还必须实实在在地“真刀子”演练,从“实习”走向“临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独立完成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共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归纳修改习作的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修改实践,修改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幅度提高。

自我修改。在反复的诵读中通过自己的语感看标题是否贴切,看内容是否翔实,看结构是否完整,看条理是否清楚,看语言是否流畅……一定要多读几遍,直到文章“清通”为止。

同位互改。白居易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凡人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必待交友有公鉴且无姑息者讨论而剥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他告诉我们文章写好后,就因为是自己写的,会觉得哪里都好,想改也舍不得改。此时,可请别人提意见,帮助修改。同桌之间互助修改,从而判断文章是否有叙述不清、逻辑不明、分段不当、情节具体等毛病,互相提出毛病和修改的意见。

合作修改。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集体的智慧中成长提升。在小组合作修改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习作能否抓住主题、段落划分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细腻、结构是否完整等方面入手修改,这样,在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的同时,也使学生提高了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在整个修改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习作的修改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但不管是自我修改还是同位互改或是合作修改,都不要操之过急,对学生互评作文的要求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初始的书写、字词、语句、语言连贯进行修改评价,后再逐渐针对作文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修改,比如选材是否恰当、条理是否清晰、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实在、有无真情实感、内容有无重点等,最后,再考虑文章的写作技巧、布局谋篇。这样,学生不会畏难,每次评价抓住一两个点,有针对性,言之有物。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要静下心来,对学生报以耐心,加以指导,相信他们会回报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符号习作文章
“+”“-”符号的由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