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铺就习作之路

2018-01-20黄粤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黄粤英

摘 要: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线,做到“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以读引研”,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找准读写结合点,又要配以合理有效的训练策略,让学生善于阅读,乐于写作。

关键词:以读代讲;以读引读;以读引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我校的语文教学坚持以“阅读”为主线,做到“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以读引研”,旨在通过阅读带动阅读,带动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二年级阅读与写话训练中,笔者作了如下探究:

一、以读代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都是精美典范的习作例文,形象的描写,准确的表达,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和引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反复多遍、有感情地朗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更强烈的感染。

在学习《毛毛雨》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先熟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某一点,如“毛毛雨的特点”“人和动物在毛毛雨中的活动”等,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生动的遣词造句、精准巧妙的排文布局、健康愉悦的生活情趣等,使课文内容像一幅幅画面一样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模仿文中介绍人和动物在毛毛雨中的活动的段落,进行说话训练,说说谁还不怕毛毛雨,他在雨中怎么样。由于之前读得到位、读得透彻,所以学生模仿文段说话都不成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和说话能力。

二、以读引读,构建课堂延伸的平台

“以读引读”有两重含义:一是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某部分内容引发学生对平时所积累的课外知识展开交流,使课堂成为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二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在课外开展更广泛的阅读,以一篇带多篇,真正做到“多读自悟”。

语文与生活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有多精彩,语文教育的天地就有多精彩。因此,语文教学要善于把有限的课堂向精彩的课外生活延伸,构建课堂延伸的平台,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融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小水滴》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雨”是怎样形成的。这些科学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比较抽象。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先查阅有关“云”“雨”是怎样形成的资料。学完课文后,我设计“我是小小科学家”的游戏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并且结合这些资料画出简单的图画,从而能直观地了解“云”“雨”形成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思考、整理、展示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識,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并运用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三、以读引写,搭建“读”与“写”的桥梁

要使阅读得以升华,还得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勤加练笔。“以读引写”便搭建了“读”与“写”的桥梁。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离不开正确方法的指导,更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细心观察、敢于探索、大胆实践,将写话过程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觉得写话就是表达生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爱写、乐写。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训练:

1.模仿迁移法。仿写是儿童的天性。教材中很多片段都可以作为模仿训练的材料,找到写话的“支点”。如在学完《春天来了》这首写景诗歌后,我让学生模仿诗歌的描写方式,变换季节说说夏天来了、秋天来了、冬天来了自然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然后再把它写下来。同学们写道:“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枝头开满花,蝉声满树林。快乐的夏天已经来临。”“浓浓果香,阵阵凉风,遍地稻谷熟,满园菊花黄。丰收的秋天来到村中。”……这些诗句写得多生动、多形象呀!正因为写作的“支点”——内容来源于教材,学生找到了模仿点,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2.续写故事法。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故事里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有趣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田。二年级语文生本教材中就有许多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如《孙悟空》《快乐的小鹿》《食堂供应小猫》等等。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当小作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故事素材对这些故事进行续写。此举激发了孩子们的写话兴趣,一个个精彩的童话故事因此诞生。

3.情景再现法。就目前低年级学生的写作现状而言,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无话可写、无词可用。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方法,并精心设计写话实践作业,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再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如布置“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并把找春天的过程写下来”“学做一件家务,并把感受写下来”,这样的写话实践作业,让学生玩玩看看,看看写写,在生活中体验,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写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找准读写结合点,又要配以合理有效的训练策略,让学生善于阅读,乐于写作。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