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闻、问、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策略

2018-01-20孙君飞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庙会座位学习者

孙君飞

摘 要:基于学习者的视角针对初入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中的探究策略,通过典型现象的分析,在反思中获得教学行为的有效改进与能力提升,同时也希望为一线的新手老师提供借鉴和拓展的鲜活案例与经验。

关键词:学习者视角;望;闻;问;切;探究策略

从学习者的视角看,望、闻、问、切是老师对学生的观察、诊断,教师从不同层面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周围的一切事物,因为这都是影响学生回答的历史根源。但目前很多综合实践课程都是走个流程,按照原本预设的思路走,如果有碰到与主题违背的,马上就说,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谈,没有深入地望、闻、问、切,导致学生只是沿着老师的痕迹在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应侧重于方法习得、能力培养、思维拓展和创新实践,最终指向个性品性。因此基于学习者的视角,我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望、闻、问、切的策略。

一、望即观察——基于学生视角

案例: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情况,时间关系,调查表我已经设计好了,请根据这张表格填写。

生:老师,我觉得这张表格设计得不合理,我能不按这种格式填写吗?

师:时间关系,你先按这张来填,如果有更好的,下课可以再来找我。

分析:教师通过观察,更好地了解孩子喜欢的主题和教学方式。

1.鼓励创新。看得出来这位学生对表格的设计很有信心。其实在这时我们只需要一句鼓励的话,或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你去闯吧,哪怕失败,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创新的人。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创意设计也不是很难。这时的“望”,不干预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以扫描的方式关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层教学生成点。

2.分层教学生成点。课后老师可以与其单独交流——满足孩子的追求,然后用更有意义的设计表(如图)与其交流。让其去实践。

3.艺术展示大赛。做一场设计表格的展示活动,让孩子得到技术的熏陶。

仔细望,我们能看到很多我们没看到的,所有老师必须学会望,望到孩子的心底,望孩子的心声。

二、闻即倾听——基于学生视角

案例: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庙会。

(突然某同学举手了——)

生:庙会后的卫生。

师: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来研究,请问你还想了解横村庙会吗?

(某同学摇头就坐下来了。)

分析:

对于学生说的庙会后的卫生

1.多问一句。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是否可以多问一句。学生需要我们的共鸣,如果此时能给予温暖,那么他的心扉一打开,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学生。

2.现场实时游戏体验。

每人扔一个纸屑,看到这么多纸屑你有什么想说的,然后让学生谈清理现场的感受,同学们来听听,形成内心的共鸣。

3.周末小组义务清扫公园的实践活动,并及时记录,感受。

三、问即询问——基于学生视角

“问”是一种介入,用语言平等地询问。

案例回顾:

師:请同学来说说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庙会。

(突然某同学举手了——)

生:庙会后的卫生。

师: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来研究,请问你还想了解横村庙会吗?

(某同学摇头就坐下来了。)

课后,班主任反映,这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今天破天荒地举手了。班主任说,这位同学的妈妈就是一名环卫工人。

分析:对于孩子来说,她是多么希望自己的问题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了解,庙会那几天她妈妈忙得没时间给她烧晚饭。从班上了解到她是一个从不乱丢垃圾的学生,就因为她知道清扫的辛苦。

如果这时老师多问一句,那现场又是一场活生生的综合实践课。

1.亲临感受法。如果让你去清理庙会现场,你会怎样?

2.图片联想法。以图发问,这么多摊位摆在那里,你觉得没有垃圾可能吗?

3.现场实时搜索环卫工人冒雨清理卫生的场景。

4.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组织在某公园清理垃圾。

5.同桌之间互问法。有些学生觉得与老师距离有些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同桌的熟悉度来打开学生的心声。从而老师再引发下一个问题。是的,卫生保障也是横村庙会不可缺失的环节。你愿意在一个垃圾满地的庙会闲逛吗?让孩子在感悟中体会。

这种适当的应答要求教师在“望”“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问”,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许又是一场综合实践的起源。

四、“切”即开药方——基于学生视角

案例:

老师说现在我们需要研究的几大主题已经出现在黑板上,接下来,这组座位留给研究第一个问题的,这组座位留给研究第二个问题的,这组座位留给研究第三个问题的,这组座位留给研究第四个问题的,这组座位留给研究第五个问题的,这组座位留给研究第六个问题的。

学生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

每组的位置只有5把椅子,导致后面决策慢的学生没有座位。

分析:为什么学生决策得这么慢?

在中医里“切”指摸脉象。在案例四中,我们老师应该给孩子及时把脉诊断,最后开药方。

策略一: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加以引导:

教师不应民主,导致各组人员失衡

分组规则:

1.先请学生思考一分钟,自己要选择哪个问题研究。

2.全体起立,先请女同学选择,选择好的请坐下。

3.再请男同学选择,男同学在选择时先想第一志愿,再想第二志愿,如果已有5人坐在那里,那就需要进行你的第二志愿原则。其实在高考填志愿时,我们就有这样的不舍之选,从小让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避免尴尬局面的出现。

阳光下,通过活动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更可贵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创造力,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不断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多元发展。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庙会座位学习者
换座位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元宵节,逛庙会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洋庙会写趣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