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2018-01-20区秀丽
区秀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纷纷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教师在教学中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目标,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介绍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几种有效措施。
关键词:語文;高效课堂;减负增效
学好语文可以促使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在教学中,语文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教师、家长或是学生本身都重视语文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是教师的重点工作。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发挥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才能顺利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的目标应与学生的发展直接相关。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的教育缺一不可,三者都需要语文教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同时,要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都需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描绘的是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逐渐长大的经过。虽然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失败过,但是,小蝌蚪从未放弃过找妈妈,最终找到自己的妈妈。教师依据课文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育学生要勇敢,且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以此为主题讲述课文。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快乐的学习气氛,才能让学生要学、想学、乐学。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多互动,多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将寓教于乐最大化,促使学生的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例如,当我们发现某个同学成绩退步了,不能直接批评学生。在了解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后,要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对教师充满感激和信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因而就“亲其师,信其道”。
三、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保持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教学中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更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上,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学习。教师要给孩子多一点微笑,多欣赏、鼓励孩子,使孩子充满自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与学生、老师或家长的互动学习和交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作用,激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的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的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起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教学才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语文教师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普遍采用的是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即通过网络资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影音文件等,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更加直接,置身其中的真实体验能有效改善教学成果。例如,教师播放视频文件,视频带给学生的感受是使用语言无法达到的教学境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摒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此外,教师选择的情境教学内容,需要避免暴力等场面出现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保证对学生的教育积极向上。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作为重点考虑,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等都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实现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王永义.“减负”即“增效”: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初探[J].亚太教育,2015(36):20,45.
[2]李慧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139-140.
[3]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98.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