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A1c、FBG、GLU、TG、L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20李幸旻张桂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尿糖甘油三酯低密度

李幸旻 张桂莲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中较常见、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目前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4%[1]。相关研究表明, 糖尿病发病原因与患者体内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代谢紊乱等具有一定的关系[2,3]。糖尿病在早期阶段无典型的临床症状, 且就我国目前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来说, 技术水平比较低, 无明确诊断的患者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糖尿病进行早期检测是对疾病存在风险进行预防的最佳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5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83例, 女70例;年龄 60~80 岁 , 平均年龄 (65.9±4.9)岁 ;病程 1~15 年 , 平均病程(5.2±3.4)年。选取同期2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112 例 , 女 88 例;年龄 55~80 岁 , 平均年龄 (67.2±4.4)岁;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5.6±4.2)年。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检查, 在清晨让研究对象保持空腹状态, 每人抽取氟化钠抗凝血2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2 ml。检测内容包括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检测空腹血糖主要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对甘油三酯进行检测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应用直接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再选取研究对象中段晨尿3 ml, 对其进行尿糖水平的检测。以上全部检测均在2 h内检测完毕, 并且所有程序都必须按照临床检验流程严格操作, 所有标本都需要确保其无溶血、无脂血。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糖水平分别为(4.6±0.6)mmol/L、(5.4±1.0)%、(1.4±0.9)mmol/L、(2.4±0.4)mmol/L、(0.66±0.12)mmol/L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糖水平分别为(7.9±1.6)mmol/L、(8.2±0.8)%、(2.9±1.5)mmol/L、(3.5±0.5)mmol/L、(6.44±1.11)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糖水平均优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研究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甘油三酯(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尿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 153 7.9±1.6 2.9±1.5 3.5±0.5 6.44±1.11 8.2±0.8对照组 200 4.6±0.6a 1.4±0.9a 2.4±0.4a 0.66±0.12a 5.4±1.0a t 26.817 18.539 22.96 73.116 28.375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猛增, 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其发病原因大都和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相关。糖尿病在早期阶段如果未及时诊断采取治疗措施, 后期将会引发患者全身微血管病变, 并出现许多严重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国内外多个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建立准确有效的方法在普通人群中筛查出高危人群是防控2型糖尿病的关键[4], 对血糖、血脂进行积极控制也十分重要,可以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中, 对糖尿病进行诊断时选择的指标通常为空腹血糖, 可以直接通过对血糖的检测来了解患者机体血糖状况,但血糖检测只能对基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进行反映。虽然在诊断治疗糖尿病时经常选用血糖作为主要检测指标, 但其水平高低只能对机体瞬间的血糖水平进行反映, 对于病情的监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其会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患者食用的饮食种类以及数量、患者空腹时长、同时也会受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理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经常作为糖尿病检测重要指标之一, 其可以对患者6~8周内的血糖水平进行准确反映, 因此该方法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中, 取得一定的诊断价值, 但糖化血红蛋白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包括:①仅仅反映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无法反映日内和日间的血糖波动情况;②不能反映患者每日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5]。

研究数据统计得出[6-8], 2型糖尿病很容易继发脂蛋白血症, 易出现高脂血症, 同时糖尿病患者伴随存在异常脂蛋白血症的人数占总数的50%, 低密度脂蛋白的活跃性可以受到胰岛素的影响, 因此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所以需要对脂蛋白血症进行控制。但是, 对于目前血脂检测技术而言, 还无法鉴别脂蛋白血症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只能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提供良好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糖水平均优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于糖尿病可以采取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方式, 其中单一指标进行检测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外界因素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利的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尿糖甘油三酯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饮食清淡,为什么甘油三酯还是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血糖正常而尿糖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空腹血糖与餐后段间尿糖定量测定法在社区糖尿病筛查中的运用价值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先进控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