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室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

2019-01-14闫真真蒋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急诊室

闫真真 蒋晓红

人们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期望逐年提高。相对于医院其他科室, 急诊科具有其自身特点, 急诊室患者对疾病严重性和预后掌握不充分, 一旦医护人员抢救不当, 容易诱发医疗纠纷, 同时危重患者常需要多科室合作, 护士护理难度大;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 对医生护士的救治有较高要求;急诊患者迫切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护理及治疗[1]。但目前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工作量大,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高,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高负荷的工作中, 容易出现各种护理差错[2]。同样有学者[3]指出急诊护理人员每日面对的护理事件复杂而且繁琐, 在实际医院工作中容易发生各种风险事件, 不同类型的护理风险事件与患者康复、医院感染、护理纠纷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积极排查急诊室风险因素并同时给予改进是确保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基础[4]。本次研究中分析本院急诊室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室80名医护人员及100例患者, 回顾性分析急诊室风险因素;本院于2017年2月针对急诊室风险因素进行护理措施改进,另选取2017年2~10月本院急诊室80名医护人员及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2 急诊室风险因素分析

1. 2. 1 医护人员原因 ①一线医师尚在手术室, 二线医师在救治其他危重患者, 耽误患者救治。②抢救急诊患者前未及时完成病例、抢救、护理记录的书写。③急诊药房发药后,护士使用其他患者药物。④医护人员工作缺乏热情, 语言沟通欠缺, 造成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安抚患者不安情绪。⑤医护人员没有花足够耐心解释病情, 安慰解释工作做得不及时,工作中缺乏沟通技巧, 引发冲突。

1. 2. 2 患者原因 ①患者对护士护理要求期望值过大, 发生医疗意外时, 家属更不能理解。②患者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医疗费用过于昂贵, 经济价值观念扭曲, 将矛盾转向医院。

1. 2. 3 交接班内容问题 ①交接班内容不全面、缺乏监督、病情交接不到位。②交接班流程不完善、制度欠合理。③交接班护士人手不足。

1. 3 改进措施

1. 3. 1 加强安全意识 ①医院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培训,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 堵塞工作中的差错。②护士护理中与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工作中不能出现任何一点疏忽、怠慢,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经常查对抢救设备、维护设备,抢救药品与器材进行检查。发生安全或医疗纠纷时, 医院及时有组织调解与处理。④在输液室、治疗室等医疗纠纷发生重点区域安装监控, 做到实时监控。

1. 3. 2 加强管理 ①将工作制度化,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②护士要树立无私忘我、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③熟悉患者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医疗权。④与患者沟通中, 体谅患者, 进行感情交流。

1. 3. 3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及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合理安排急危重患者及普通急诊患者的就诊顺序, 采取合理科学的抢救护理操作, 医生在对患者救治时多看、少说、动作快。

1. 3. 4 交接班改进

1. 3. 4. 1 细化内容 ①细化护士交班内容, 如诊疗环境、用物准备、病室报告、工作日志、体温单、治疗单等。②仔细检查以下项目:新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者。

1. 3. 4. 2 改进流程 ①晨交班:早晨7:30全体医护人员到岗, 连班护士开展晨间护理, 做好病情记录,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查体、询问, 主班护士交接物品、 器械。早晨8:00全体医护人员听取夜班护士晨间交班。增加午间12:00及下午3:00两个时间段的交班。

1. 3. 4. 3 床边护理交接 交班护士介绍危重患者的情况,汇报护理重点内容, 如初步处理、术前准备、手术室用物、床铺是否整洁、护理并发症、创口、敷料、管道是否妥善、及时、齐全等。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改进前后急诊室风险评分, 本院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改进前后急诊室风险进行评估,小组成员20名, 急诊室风险评估量表由本院专家进行编写,该量表由17个条目、5个维度组成, 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90, 分值越高风险越高。②对比改进前后急诊室患者护理满意度, 评分越高, 满意度越高。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改进前后急诊室风险评分对比 改进后, 急诊室风险评分为(16.35±5.28)分, 明显低于改进前的(46.35±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改进前后20名风险评估小组成员急诊室风险评分对比 (±s, 分 )

表1 改进前后20名风险评估小组成员急诊室风险评分对比 (±s, 分 )

注 :与改进前对比 , aP<0.05

时间 急诊室风险评分改进前 46.35±6.31改进后 16.35±5.28a t 16.31 P<0.05

2. 2 改进前后急诊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改进后, 急诊室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2±2.25)分, 明显高于改进前的(84.25±5.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改进前后100例急诊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s, 分)

表2 改进前后100例急诊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s, 分)

注 :与改进前对比 , aP<0.05

时间 护理满意度评分改进前 84.25±5.25改进后 93.52±2.25a t 16.23 P<0.05

3 讨论

本文认为护士作为急诊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行为, 可能存在护士个人疏忽及大意造成整体护理质量下降。同时与其他科室不同, 急诊科患者疾病位置特殊, 病种繁多, 这就造成交存在很多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5]。同时传统护理中存在众多安全隐患,比如:①未能做好患者基础护理[4];②护理多为形式化及程序化, 交班内容过于简单[6];③护士对急诊科制度依从性不够。因此积极发现相关的风险因素, 则是确保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次研究中以本院急诊科为研究科室, 首先分析2014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室的风险因素, 并进行改进。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0月作为对比, 结果发现改进后, 急诊室风险评分为(16.35±5.28)分, 明显低于改进前的(46.35±6.31)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进后 , 急诊室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52±2.25)分, 明显高于改进前的(84.25±5.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提高风险管理可以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安全进行, 较少护理风险的发生[7]。

本次研究中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护理改进, 尤其是对交班制度的改进, 将交接班内容进行详细分类, 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化, 并有据可依, 减少护理安全风险。同样有学者[8]对急诊室的交接班进行改进, 结果发现通过制定交接班质量标准, 可以提高了交接班的质量, 尤其是对危重患者重点病情的交接[9]。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急诊室风险因素, 并给予积极的改进, 可以减少风险因素的发生, 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急诊室
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手术室采用信息化交接班方式的效果分析
病人来啦,快抢救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浅析医院多级交班系统功能规划设计与探讨
总分总护理交班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应用及体会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