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8-01-20宫玉淳
宫玉淳
资料显示, 住院时间、年龄等因素是导致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的主因[1], 特别是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会使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 破坏各项功能, 发生各种消化内科院感疾病, 不仅影响身体健康, 还会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现探析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可行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证实为消化内科感染, 经综合检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中的内容。遵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 44例。参照组男24例, 女 20例;平均年龄(60.28±5.56)岁;疾病类型:12例慢性胃炎, 10例消化道出血, 7例肝硬化, 9例胆囊炎, 6例其他。干预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37±5.43)岁;疾病类型:13例慢性胃炎,9例消化道出血, 9例肝硬化, 8例胆囊炎, 5例其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20 mg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修正药业集团许昌修正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7766)口服治疗, 2次/d;给予500 mg阿莫西林胶囊(吉林万通药业集团梅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2020952)口服治疗,2次/d;给予400 mg甲硝唑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6339)口服治疗, 2次/d。干预组患者给予350 mg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H19991149)口服治疗;给予500 mg阿莫西林胶囊和400 mg甲硝唑片治疗, 均为 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比较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尿素呼气试验判定疗效, 于患者空腹状态或者餐后2 h后评定, 给予患者一粒放射性尿素胶囊口服, 待其静坐 25 min后, 应用专门的气体收集瓶收集患者呼出的气体, 其后将稀释闪烁液 4.5 ml加入瓶中, 于闪烁仪上测定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浓度, 将疗效分为2个等级, 其中有效:测定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显阴, 密度<100 dmp/mmol;无效 :检测显示幽门螺杆菌显阳 , 密度≥100 dmp/mmol[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有效40例(90.9%), 无效4例(9.1%), 有效率为90.9%;干预组有效42例(95.5%), 无效2例(4.5%), 有效率为95.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54,P=0.3976>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促使消化内科感染发生率呈现出逐渐递增的态势。感染是宿主与致病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引起的病理过程, 宿主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会破坏机体内环境, 诱发一系列病变。由于医院感染具有较大的危害, 病原体进入到机体后,会不断生长及繁殖, 进而损害机体组织与细胞, 因此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3,4]。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与医院、临床医生之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医生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技术落实情况、专业操作水平都会影响到患者恢复的效果;另外, 医院灭菌、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力度等均会对患者住院期间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带来直接影响。消化内科患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多数患者为老年人, 患者免疫力下降, 常伴有原发性疾病, 病情反复且生活习惯不良, 易出现感染。②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提高了医院感染的几率。③治疗时安插静脉导管或者气管会提高感染率。④临床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 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 升高了菌株的耐药性, 使微生物失调, 诱发致病菌感染。临床研究证实大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并且85%左右的胃溃疡与93%左右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5];另外, 还需提高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重视力度, 此类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高。积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可使溃疡愈合率明显提高, 并且对降低疾病复发率有积极作用。
目前, 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常采取三联疗法, 即应用两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本研究将选取的8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干预组, 参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以及奥美拉唑镁联合治疗, 干预组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 结果提示:参照组有效率为90.9%, 与干预组的9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两组治疗后均能得到理想的疗效, 这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是临床用于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理想药物, 其不仅能对幽门螺杆菌起到直接清除效果, 还可对幽门螺杆菌酶活性进行抑制, 阻止其正常生长;奥美拉唑镁能对胃酸的产生进行抑制, 进而增强抗生素药物功效。甲硝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幽门螺杆菌, 包括对胃酸的产生发挥抑制作用, 可使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对消化道黏膜进行有效保护。阿莫西林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 尤其是在弱酸环境下, 能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干预组患者治疗时除了采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外, 还应用了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这种药物属于新型药物, 用于治疗消化溃疡时, 不仅能够抑制胃蛋白酶分泌与胃酸分泌[3], 还能够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抵抗, 发挥出保护胃黏膜的效果;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明显, 与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积极改善病情, 使患者减轻疾病的折磨。综合研究结果来看, 尽管两组治疗效果相当, 但干预组有效率依旧稍高于参照组, 提示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药物功效稍高于奥美拉唑镁, 因此建议临床在治疗消化内科感染患者时优选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作为联合治疗的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 除了积极治疗外, 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也至关重要, 建议加强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 提高重视;在管理消化内科感染时, 需强化卫生行政人员的感染预防工作, 尽可能避免采取创伤性诊断及治疗措施;治疗院内感染时, 不仅要选用疗效高、杀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 还应重视改善体质, 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多指导食用猪肉、牛肉等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 减少高纤维、坚硬等食物的摄取, 并积极维持酸碱、电解质和水分平衡[6-8]。
综上所述, 消化内科感染会影响到患者的诊疗、预后效果, 因此加强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临床应提高重视, 尽早筛查高危感染人群, 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 以保障治疗效果, 使患者病情尽早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