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癫痫的临证探微
2018-01-20通信作者邢家铭
肖 红,通信作者:邢家铭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儿科疾病的重要技术。小儿推拿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和前提下,结合辨证论治诊疗思路,以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相关理论,运用不同手法干预小儿机体的特定穴位,达到提高小儿自身的抵抗力、防治疾病的目的。小儿推拿具有经济简便、疗效卓著、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势,且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1]。诚如《小儿推拿广义》[2]所言:“推拿一道,真能操造化夺天工矣,岂不神钦!”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条件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疗法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应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疑难病证方面。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癫痫的目的已从过去的控制其发作发展转变为消除病因达到根治。目前,西医治疗癫痫主要以抗癫痫药物为主,具有迅速控制癫痫大发作的优势,但长期服药对小儿产生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3]。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小儿推拿治疗癫痫疗效确切,对患儿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现将笔者应用小儿推拿治疗癫痫的临床体会做一阐释,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1 小儿推拿的临证特点
中医谓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由于小儿疾病病情变化迅速,中医内科疗法无法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优势,而小儿推拿则恰好弥补其不足。古语有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女子,宁治十女子,不治一小儿”,充分表明儿科在诊疗、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差,诊疗难度相对较大[4]。小儿穴位具有敏感性,通过相应的推拿治疗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儿自身的抗病调节能力,最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小儿推拿治疗优势在于其既包涵了中医儿科学的精华,又吸收了推拿学的精髓,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模式。目前,小儿推拿的临床适用范围主要有外感、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嗽、惊风、遗尿、癫痫、小儿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5]。
2 小儿癫痫的发病原因
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功能异常的疾病,以反复发作、发作不可预知为特点,属于儿科疾病的疑难杂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小儿癫痫的发病率为3‰~6‰[6]。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血阻心窍、痰阻脑窍、惊风等,其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西医认为,其发作的细胞病理学基础为Ca2+内流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
3 小儿推拿治疗癫痫的临床诊疗思路
在临床中,小儿推拿治疗癫痫并非单纯应用小儿推拿,多将其和西药联合应用,也可与针灸相结合。小儿推拿和西药联合应用可降低西药剂量,改善患儿脑电图癫痫波[7-8],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达到治疗小儿癫痫的目的。小儿推拿和针灸联合应用,在经络效应方面互相补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9]。小儿推拿多运用补肾水与补脾土调补脾肾,清心火和清肝木以泻火清心、平肝息风,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配合目前抗癫痫疗效确切的药物,可提高临床疗效,如明显减少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从而抑制癫痫发作[10-11]。此外,小儿推拿可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提高肌肉及神经末梢的功能活动,改善外周靶细胞、靶器官功能,激发和增强中枢神经功能活动,修复受损的中枢神经功能[12]。总之,小儿推拿在治疗小儿癫痫时,一定要以辨证论治为前提,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选准相应的穴位和部位,施以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必要时更改治疗方案,切勿延误病情[13]。
4 常见小儿癫痫的辨证推治
在治疗小儿癫痫方面,根据其证候分为惊痫、风痫、痰痫和瘀血痫4种类型。
4.1 惊痫 惊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受惊吓后,吐舌惊叫急啼,惊悸不安,如人将捕之,乍大乍小,苔薄白。治则:镇惊安神。方法:补脾经300次,补肾经500次,揉二马200次,捏脊5遍,掐人中10次,拿承山10次,拿百虫10次,揉丰隆2~5 min,开天门100次,捣小天心200次。
4.2 风痫 风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时神志昏迷,眼睛发青,两目上视或斜视,面色红赤,手足明显抽搐,屈伸如数物状,颈项强直,脉弦滑,舌苔白腻。治则:息风定惊。方法:拿风池10次,清天河水200次,揉总筋50次,推脊柱100次,掐人中10次,拿承山10次,拿百虫10次,开天门100次,捣小天心200次。
4.3 痰痫 痰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角流涎,瞪目直视,神志模糊,犹如痴呆、失神,面色黄而不华,手足抽搐不甚明显,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则:涤痰开窍。方法:补脾经200次,擦膻中1 min;运内八卦100次,掐人中10次,拿承山10次,拿百虫10次,揉丰隆2~5 min;开天门100次,捣小天心200次。
4.4 瘀血痫 瘀血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有外伤史或产伤病史,发作时头晕眩扑,神昏窍闭,四肢抽搐,大便坚如羊屎,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色紫,面色泛青,舌红少津,脉细涩。治则:活血化瘀,通窍定痫。方法:推脾经300次,揉合谷300次,补肾经300次,揉膊阳池200次,捏脊5遍,掐人中10次,拿承山10次,拿百虫10次,揉丰隆2~5次,开天门100次,捣小天心200次。
5 小结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适宜手法在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施术,调节小儿机体功能,维护小儿身心健康。临床经验表明,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癫痫疗效确切,并且有较好的依从性,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但目前小儿推拿的发展还面临很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4点:①操作手法难以全面推广。②施术者手法水平参差不齐。③难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④难以开展动物实验。针对以上困难,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突破[14]:①制定小儿推拿诊断及治疗标准,加强小儿推拿理论的系统研究。在制定诊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和吸收各个流派的理论及技法特征,确立小儿推拿的临床治疗方案,逐步形成相应的临床路径。②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目前,小儿推拿从业人员还比较少,其疗效好、无副作用的优势还未能完全被广大医务工作人员重视。医疗机构应加强小儿推拿从业人员的培养,通过系统的培养,促使更多的医务工作人员投入到小儿推拿的工作中,并不断促进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③加大政府项目基金的支撑,使科学研究有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小儿推拿研究项目较少,且研究人才稀少,政府应不断加强对小儿推拿研究项目的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使全国小儿推拿各流派完善其理论,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④重视院校教育。大中专院校应切实担负起小儿推拿的起步教育,重视手法教学,将手法的理论教育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创新。通过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在走入临床的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儿推拿医师[15]。总之,相关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应重视小儿推拿的相关研究,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加强小儿推拿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的小儿推拿复合型人才,在继承、发掘、整理历代推拿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推拿医疗服务水平,将中医特有的小儿推拿疗法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世界儿童卫生健康做出贡献。
[1]王晓宇,赵毅,姚斐,等.浅谈生物全息理论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766-767.
[2]熊应雄.小儿推拿广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3]李东海.涤痰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46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94.
[4]尹园园,孙珺,田震,等.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14,29(6):65-67.
[5]于世亭.现代小儿推拿名家技法研究分析与总结[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6]张秋菊.中医药治疗80例小儿癫痫的疗效观察与调护[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464-465.
[7]刘潇,李崖雪,邵音,等.小儿推拿配合药物对特发性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2):11-12.
[8]李崖雪,李欣,刘潇,等.推拿配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特发性癫痫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2):119-120.
[9]宿绍敏,李中正,李振光,等.湘西刘氏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小儿癫痫90例 [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1):32-33.
[10]VEZZANI A,MONETA D,CONTI M,et al.Powerful anticon-vulsant action of IL-1 repecter antagonist on intracerebalinjection and astrocytic overexpression in mic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21):11534-11539.
[11]张献,李崖雪,刘潇,等.小儿推拿配合定痫丸治疗特发性癫痫患儿机理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33(4):90-92.
[12]郑玉薇,王文学.推拿治疗小儿脑瘫34例[J].按摩与导引,2000,16(1):51.
[13]陈伟平,张树昆,李培宏,等.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66例临床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2,18(4):23-24.
[14]王脐橙.我国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137-139.
[15]李中正,刘盈盈,贾元斌,等.推拿手法教学的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