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辅行诀》中辨治妇科疾病常用药对探析*
2018-01-20邵亚卓李廷保杨鹏斐会宁县中医院甘肃会宁730700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邵亚卓,王 斌,李廷保,杨鹏斐 (.会宁县中医院,甘肃 会宁 730700;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的中医内科学著作,共载方剂61首,涉及66味中药[1]。中医学先辈依据 “相须为用”的药对配伍原则[2],将两味功效、性能、主治相近的中药配伍在一起以增强疗效,总结出颇多治疗妇科疾病的药对,成为治疗妇科疾病的最小中药配伍单位[3],具有增强疗效、完善功能、变生新效、趋利避害的作用。敦煌《辅行诀》中载有许多辨治妇科疾病的常用药对[3-4],对于临床辨治妇科疾病、指导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1 闭经及经行感冒药对
辨治闭经的药对配伍及功效:川芎和当归配伍。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辛香行散、温通血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特点是既可活血祛瘀以调经,又可行气开郁而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当归味甘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润肠止痛之功,特点是既能活血补血,又可止痛。常用量:川芎3~10 g,当归5~15 g。二药合用,增强了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腹痛等多种妇科疾病,为临证辨治闭经的主要药对。辨治经行感冒的药对配伍及功效:①桂枝和白芍配伍。桂枝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特点为辛散温通、解表发汗。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特点是养血调经。常用量:桂枝3~10 g,白芍5~10 g。二药合用,养血调经,敛阴止痛,主治月经期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而表证不解、恶风发热等症,为治疗经行感冒的主要药对。②防风和羌活配伍。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止痛之功,特点为发散表邪、祛风止痛。羌活苦辛,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发散风寒止痛之功,特点是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常用量:防风3~10 g,羌活5~10 g。二药合用,可增强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期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也是治疗经行感冒的主要药对。
2 围绝经期综合征药对
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药对配伍及功效:①茯苓和干姜配伍。茯苓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特点为健脾渗湿。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之功,特点是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常用量:茯苓5~15 g,干姜3~10 g。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温中散寒,利水渗湿,主治妇女绝经前后脾虚湿盛或脾胃寒邪所致的头面水肿等症,为治疗绝经前后水肿诸证的主要药对。②茯苓和白术配伍。茯苓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特点是利水健脾安神。白术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特点是健脾燥湿。常用量茯苓10~15 g,白术5~15 g。二药合用,健脾利湿效果尤佳,主治妇女绝经前后脾虚湿盛所致水肿等症,为治疗绝经前后脾虚水肿诸证的主要药对。
3 杂病及产后病药对
辨治妇女阴冷及产后身痛的药对配伍及功效:附子和肉桂配伍。附子味辛,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特点是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元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肉桂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特点是辛热纯阳,能温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为治下元虚冷之要药。常用量:附子3~15 g,肉桂2~5 g。二药合用,其效倍增,共奏补火助阳、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主治妇女外阴及阴部寒冷,伴有小腹冷痛,或性欲淡漠,形寒肢冷,腰脊酸楚,精神倦怠,食少便溏,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色白清稀,或婚久不孕及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脘腹冷痛,寒湿痹痛及阴疽等症,是治疗阴冷及产后身痛诸证的主要药对。
4 小 结
敦煌《辅行诀》中的妇科药对突显了两种药材密切配伍、相对固定、疗效可靠的配伍基本形式,具有增强疗效、完善功能、变生新效、趋利避害的作用,在临床辨治妇科疾病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5 参考文献
[1]刘喜平.敦煌古医方研究[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45-55.
[2]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 罗琼,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100.
[3]谭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0-327.
[4]李志文.妇科病常用对药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30-231.
通信作者:王斌,主治医师,会宁县中医院,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枝阳巷12号,730700,LTB883@126.com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6RJZA043);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K-2016-72);甘肃中医药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ZQ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