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探讨

2018-01-19张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张艳

【摘 要】目的:探究对本院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后本院的院感情况。方法:对本院实施比较完整全面的综合性与针对性较强的監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比本院2015年-2016年实施管理之前与2016年-2017年实施管理后,医院发生使用消毒液的合格率、标本中空气的合格率及总合格率。结果:从实施管理之后消毒液的合格率、空气的合格率及总合格率都高于实施管理之前。结论: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对医院实施感染监测十分有必要,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加速患者病情恢复。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监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R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进步,除了对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外,对于医院感染也引起了高度重视[1-2]。由于医院是感染高发地,不同类型的疾病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医院发生感染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阻碍患者身体的恢复和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3-5]。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促进医院的发展,需要对医院感染采取预防措施和监测管理。本文就本院2016年1月实施预防及监管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对医院内的所有科室进行监测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然后建立比较综合、全面的监测管理措施。

1.2 方法

为降低医院感染,实施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制定、修订计划。首先需要根据国家卫生院的规定再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把监测的相关规定归纳为制度,并制定实施消毒的监测计划表,共2分,一份用于本院重点科室的计划表,一份用于感染管理的计划表,并在每年年初总结上年的感染发生率、消毒工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情况,合理调整计划。(2)计划实施。根据监测目标可以分为目标性监测和综合性监测,本院将两种类型的监测联合使用,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手部清洁、空气、治疗物品、消毒液、紫外线、器械及无菌医用药物品,并进行细菌培养及实验项目的监测。综合性的监测主要针对所有需要经过紫外线及空气细菌的培养治疗的监测;目标性监测主要是经过重点科室的自查和对医院感染管理,每年特定3个左右的科室进行审查。(3)采取以监带管的方式制定预防措施。本院主要有监测、管理、控制三个方面组成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对消毒隔离意识、相关监测制度的学习,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并对治疗室、病房和各个公共区域做好消毒工作,详细调查院内湿化瓶的处置。(4)总结经验,监管结合。根据医院以往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分析发生原因后及早预防感染源,控制感染暴发。例如医院脊柱科发生感染,需要对全科室所有病房房间进行病原学监测,监测后实施消毒,预防感染蔓延,并对床单、仪器、门把手、呼吸机、餐桌、氧气瓶等等进行消毒,医院管理层要分析感染原因和提出解决办法,需要暂停手术的必须立即停止,对不能暂停手术在实施手术之前医护人员严重遵循无菌操作规则。之后需要进行跟踪感染控制情况。(5)制度完善。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断的经验总结,因此需要我院每年进行一次监测资料的分析,当完成每一项监测目标都需要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经验总结,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后提出比较全面的对策,同时实施每季度进行考核和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从而为监测提供可靠依据。此外,为完善制度可适当增加、细化各个科室各个级别医护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考核制度、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制度、隔离消毒制度及教育制度等等。为了使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达到目标,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和分析总结原因,对医院感染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保证医护人员、患者的身体健康。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未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与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后之前医院发生医院患者感染率、消毒液的合格率、标本中空气的合格率及总合格率的比较。

2 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监测管理之后,医院消毒液的合格率、标本中空气的合格率及总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见表1;医院患者感染发生率见表2。

3 讨论

控制医院感染和管理是日常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和规模的逐渐壮大,同时发生医院感染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医院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如何在医院感染中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发生率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制定计划并实施、修正、调整计划及总结分析计划实施的情况、采取以监带管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等等几方面控制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测管理,不断完善和改进计划,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做好日常治疗用具的消毒和使用规范,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总结和分析、建立健全;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安全。最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时间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王玲勉,任爱玲,赵成梅, 等.病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4):112-113.

李莉梅.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策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3):3432-3433,3436.

杜宁娜,刘洁.基于敏感指标监测下的中药皮肤去定植在降低N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9):1274-1278.

鲁绍娟.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与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8):122-124.

余岳玲.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5,(8):1031-1033.

猜你喜欢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隐患与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