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艺术启迪心灵

2018-01-19金磊磊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自闭症可行性

金磊磊

摘要: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美术教育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中的作用,通过美术课程的补充,丰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内容。首先从分析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着手,探究对自闭症儿童实施艺术教育干预的可行性,然后按阶段分析对自闭症儿童实施美术教育干预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够对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教育干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闭症 儿童 艺术教育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94-02

一、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智力低下,感觉和感知能力较差,难以控制自身的情绪,总体来说,就是存在语言沟通、行为控制、社会交际、智力四个方面的障碍。

二、自闭症儿童实施美术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美术教育能够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在感知觉系统中,人类通过感官获得的各种信息,超过80%都是来自视觉获取,所以,通过美术欣赏和绘画等美术教育,能够刺激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器官,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视知觉发展。

在婴幼儿时期,视知觉感官功能成长发育的最重要阶段,虽然自闭症儿童对于外界的刺激反应会存在过激或者迟钝的问题,但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感官能力还是正常的,这也是他们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基础。自闭症儿童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各种感知觉器官配合不协调,运用不当。美术教育的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渐掌握协调使用自己各种感知觉器官的能力,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状态。

(二)美术教育能够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情感发展

自闭症儿童的情感发育相对缓慢,他们或是感情淡漠,或是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易怒、暴躁。情感的抒发和宣泄是人类的本能,自闭症儿童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但他们选择的方式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

美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一种相对合理的情感宣泄途径。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自闭症儿童对某种色彩、线条、图形有着独特的喜爱,让他们沉浸在绘画中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保持相对的情绪稳定。

所以,通过艺术教育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全新的情感发泄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情感状况发展是很有益的。

三、自闭症儿童实施美术教育的阶段分析

(一)引导阶段

在开展美术治疗的初期阶段,治疗师可以采取语言激励、情境创设以及视觉刺激等方法引导患者进行绘画,治疗初期階段不仅可以激发患者的绘画欲望,还可以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必不可少的安抚工作。在进行自主涂鸦的过程中,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变化可以大体归为3个阶段,分别是无意识涂鸦、有意识涂鸦、创作型涂鸦。

1.无意识涂鸦

自闭症儿童在进行绘画的初级阶段,会在纸上无意识地描绘一些无规律的线条,这个阶段主要是儿童通过随意摆动手臂画出的一些线条。在这个过程中,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应用能力以及粗放动作控制能力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有意识涂鸦

随着接触绘画以及涂鸦次数和时间的延长,儿童控制自己手臂以及手臂与视觉配合的能力会逐渐提升。在这一阶段,儿童绘画的内容开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儿童本身也会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快乐和成就感。部分儿童在偶然的情况下画出一个规则的几何图形之后,会不自觉地想要再画出一个,并想要留住这种感觉,这就是儿童美术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开始阶段。这时候治疗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但要注意对儿童自主性的尊重,避免儿童反抗。

3.创作型涂鸦

在学习绘画的早期,自闭症儿童的随意涂鸦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如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时不再是随意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而是学会了采用对称、叠加以及重复等方式对线条、简单几何图形进行一定的组合,则自闭症儿童的记忆水平以及感知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创作性的涂鸦阶段已经开始。

过渡到创作型涂鸦之后,说明儿童已经将自己的绘画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这时候治疗师应当进行鼓励,而不是进行纠正和打乱。

(二)改变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重点工作时引导自闭症儿童参与到绘画创作中,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在画画过程中对其发生的过激行为进行引导纠正,对不良的情绪进行安抚,从而规范自闭症儿童的行为。

1.培养儿童的自我表现能力

帮助患者通过绘画进行自我表现,其实是美术教育干预的最终目标之一。通过美术兴趣的培养,让儿童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内心被压抑已久的情感,所以,在进行美术教育干预的过程中,如何丰富儿童绘画画面自我表现的内容,是治疗师最为首要的任务。

依据不同的教育干预的目标,可以将自我表现分为内在情感的表达、个人需要的表达、自身意向的认知、促进自闭症儿童和周围世界的融合几类。建议治疗师综合几方面的目标需求进行整体干预,效果会更好。

促进内在情感的表达的训练:使用情感词汇描绘状态,创造不同的绘画氛围;引导儿童用绘画表达内心。

促进自身意向的认知及个人需要表达的训练:引导儿童在“我是谁”“我觉得是谁”“我做什么”和“我有什么”之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作画。

促进自闭症儿童和周围世界的融合的训练:在同一副绘画中表现房子、树木以及人,快速画出儿童对于水或土等自然力量的认知,就行图画的拼接和组合练习。

2.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

治疗师应该注重自我评价作品这一关节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可以对绘画作品的完整性以及局部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作品的阶段,治疗师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引导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对作品进行解释;第二,引导儿童描述自己作品的地点、人物、事物等具体的内容;第三,在自闭症儿童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作品具体内容的意义时,治疗师可以通过儿童的具体反应进行适当的猜测,帮助儿童对作品的具体含义进行一定的解说;第四,引导儿童在创作时应用更加丰富的色彩;第五,在儿童创作过程中,观察其反复进行修改的内容,关注作品中的空白部分。

在鼓励自闭症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应该与其进行沟通,部分儿童可能不愿意向他人解说自己的作品,如果强行让其进行评价,自閉症儿童可能发生过激行为,因此治疗师应该尊重儿童的意愿,等待儿童主动地将作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美术治疗的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自闭症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以及反思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情感,并主动通过语言等方式表达这些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表达能力。

(三)巩固阶段

在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开始稳定之后,这时自闭症儿童对治疗师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治疗师应注重帮助其消除这种依赖心理。

自闭症儿童往往比一般的儿童更加渴望被关注的感觉,在美术干预治疗的结束阶段,儿童很容易因此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甚至是过激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治疗师利用技巧,对儿童的不良情绪进行引导和排解,减轻儿童内心的痛苦,将原本的负面情绪逐渐转变成正面情绪。

疏导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有:第一,向治疗师或者家长倾诉自己的情感;第二,与其他一起接受治疗的儿童进行交流,获得内心的平静;第三,自己继续进行绘画练习,或者引入新的媒介进行情感释放。

在使用技巧帮助儿童排解不良情绪的同时,治疗师还要帮助儿童一起回顾自己接受治疗的过程,通过儿童绘画作品的一步步改变,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喜悦。

四、结语

自闭症儿童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需要接受特定的教育,同时自闭症儿童和其他障碍儿童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拒绝和他人交流,也拒绝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自闭症的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挖掘他们自身的天赋,从而引导其释放情绪,表达自己的内心。通过相关实践研究可以看出,美术治疗方式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自闭症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学会向他人描述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司雯雯.自闭症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以西安市启智学校教学实践为例[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2]马琛.浅谈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美术课堂教学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162-163.

[3]王烁.治疗性美术教育辅助改善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的个案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丁宁,李洁.动画短片创作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关爱自闭症儿童题材动画短片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152.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自闭症可行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