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2018-01-19权琳刘延臣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抗菌药物

权琳 刘延臣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30例。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A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比较三组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等。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A、B、C三组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B、C三组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A、B组相比,C组的C/E最小,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的效果较好,且性价比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不同药物方案;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1

近几年,由于大气污染的逐渐加重,临床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也出现了较高的发病率。而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因,因此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需对其感染的病原体加以明确,然后对抗菌药物予以合理选择【1】。临床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相对较多,临床在对抗菌药物方案进行选择时,如何选择经济性、有效性、合理性、安全性均较高的抗菌药物尤为关键【2】。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即对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其中,A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22-81岁,平均为(47.5±10.2)岁。B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23-80岁,平均为(46.8±11.3)岁。C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2-82岁,平均为(47.6±12.3)岁。三组基础信息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A组,即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2g头孢呋辛钠混合后,对患者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治疗7d。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B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g阿奇霉素混合后,对患者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7d。

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g左氧氟沙星混合后,对患者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疗效(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做出评估:以痰细菌培养转阴、X线、血常规等检查无异常,各种症状、体征消失,病情获得良好控制为治愈;以痰细菌培养转阴,X线、血常规检查偶有异常,病情有所减轻为好转;以用药72h后病情无变化,或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皮疹、恶心、呕吐等。)、成本-效果分析(本文以直接成本为计算成本,包括住院、检查、药品等费用。成本以C表示,单位(元);效果以E表示,单位(%),C/E越小表明性价比越高【4】。)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对比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A、B、C三组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三组不良反应对比

在不良反应方面,A、B、C三组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三组C/E分析

与A、B组相比,C组的C/E最小,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近几年由于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多以及耐药性的产生,其不仅导致了患者治疗成本加重,还极大的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而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合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明确患者的感染病原体,其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还能提升患者疗效,减轻经济负担,避免和减少耐药菌产生【5】。作为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以阻断、干扰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复制为主要作用机制,其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作为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主要用于生殖道、呼吸道感染等治疗。而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鈉可对细菌细胞壁形成予以抑制,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6】。本文的研究中,在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面,A、B、C三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A、B组相比,C组的C/E最小,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的效果较好,且性价比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孙云晖,章婷,梁姗姗,王一新.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01):8-10.

周聪,柯文才,钱雪琴,胡娟,刘亚隽,张慧,申春梅.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3113-3116.

郑勇.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0):210-212.

周鹏,陈连剑,李庚锋,杨小娟,张强.3种抗菌方案治疗成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07):901-903.

薛菊兰,詹嘉琪,李碧婷,杜坤.呼吸内科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动态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197-4199.

沈丽珍,张爱鸣,陈素菜,黄一睿.成人与儿童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差异的比对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05):419-421.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抗菌药物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