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清区5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分析

2018-01-19李晓晓张云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口腔修复口腔疾病老年

李晓晓 张云涛

【摘 要】目的:针对老年口腔修复问题展开研究,探讨老年口腔疾患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5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修复情况。结果:活动义齿修复29例;固定义齿修复18例,种植体修复3例。结论:在老年口腔修复中活动义齿修复是最重要的方法,咬合重建,避免老年口腔修复患者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口腔修复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口腔疾病;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口腔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老年人都有不同情况的牙列缺损或缺失。近年来,随着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老年患者不只是仅有口腔一种疾病,还有其他系统疾病伴发,如骨质疏松,牙槽骨吸收、神经肌肉功能退化等,这些极大的增加了老年口腔修复的难度。文中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5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修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5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修复情况进行探讨。入选本组的患者年齡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74岁;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例,中学、中专或技校20例,小学27例;老年患者经济状况:月收入水平低于l000元者7例。3000元以上者27例,2000-3000元者12例,l000-2000元者12例;付费情况:医保者14例,自费者36例。

1.2 方法

①由专业的口腔修复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②拔除患者不能保留的残根、松动不能保留的牙齿。③实施牙体修复,龈上清洁、龈下刮治等,牙周疾病的系统治疗,并保证剩余牙齿的健康;④修复医生进行牙体预备,取印模,确定咬合高度,试戴牙;⑤让患者戴牙及复查。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同期组患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中29例(58%)为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缺失牙齿247颗,平均每个患者缺失8.5颗。18例(36%)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3例(6%)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种植体修复,29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患者12例,上半口义齿患者7例。下半口义齿患者10例。18例固定义齿修复老年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共修复75个牙单位;其中,男53个牙单位,女22个牙单位。3例种植体修复老年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共修复17个牙单位,其中,男10个牙单位,女7个牙单位,均为盖嵴式式粘结固定修复。

3 讨论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仍然存在着老年人口素质较差、社保医保不健全、经济基础薄弱等非常多的情况。

据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牙列缺损率为12%-88%,老年人的牙列缺失率为7%-14%,但是老年人口腔牙列的修复率非常低,即使进行修复的老年人中不良修复占得比重也很大,这就与国际上“8020目标”相去甚远。

近年来我国在老年口腔医学的发展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老年人口腔疾患的残根残冠的保留、口腔治疗模式、生理特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老年人口腔的各组织器官因年龄因素均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颌骨骨质密度下降,牙槽嵴吸收,黏膜及牙龈变薄,萎缩;牙列缺损及缺失较多,口内存留大量残根残冠,剩余的牙也存在过度磨耗,形态改变,髓腔变窄变小,根管变细。甚至闭锁,易出现根折、牙折;口颌系统的软组织、颞颌关节涎腺系统也存在退化改变等。突出表现为:1牙合曲线异常,后牙功能尖重度磨损、交错缺牙、对颌牙伸长;余牙区牙槽骨代偿增生与缺牙区牙槽骨重度萎缩并存。以及不良的咀嚼习惯,均可造成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与横牙合曲线异常。②咬合垂直距离降低。老年人因牙齿重度磨损,双侧后牙游离端缺失。上、下颌交错缺牙。致使正中咬合支持丧失,以及牙槽骨重度萎缩,导致咬合垂直距离明显降低。过低的咬合垂直距离使患者咀嚼无力,咬合时易咬腮、咬舌、咬牙龈。

口腔修复治疗模式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由口腔修复科的医师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统病史、患者及家属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实可行的、能为医患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拔补治后再转口腔修复医师进行牙体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复适当的咬合功能。实施修复的方案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又要考虑到义齿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选择树脂可摘局部义齿通常戴用时间较短,因为其机械性能较差,戴用不舒适,不利于口腔卫生。但因其相对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齿随后亦需拔除修复时,可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为老年患者的暂时义齿,有利于患者适应将来的全口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固定义齿体积小、无异物感、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适。种植体修复不损伤临牙,牙合力传导与自然牙相同,咀嚼功能优于固定义齿联桥修复,但目前有在费用高昂的问题。总之,口腔科修复医师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全身与局部的相互兼顾、治疗与护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与防病的相瓦结合,不断改变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条件,总结临床经验,为发展老年口腔医学事业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孙志英.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23):84-85.

姜涛.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5(02):607-608.

梅岭岭.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7):58-59.

猜你喜欢

口腔修复口腔疾病老年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骨性Ⅲ类错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